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新闻 > 绿色产业 > 正文 >

一江“三果”让贵州贞丰走上增收振兴致富路

2023-03-28 14:36来源: 中国环境报编辑:雪儿
  今天是养护火龙果树的日子。
  王云常扛着锄头,在村道上与其他村民会合,沿着北盘江边上的公路,走过硕大的芭蕉树、走过新修的洁白民屋,向着山上结伴走去。
  贞丰县鲁容乡与白层镇,地处贵州深山峡谷里的一隅,北盘江上潮湿闷热的风掠过,夹杂着些许热带风情与果香。
  地处滇黔桂石漠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白层镇、鲁容乡,以前都是“荒山乡镇”,虽然守着北盘江,但村里土地大多是25度以上的斜坡地,加上缺乏引水工程,地里的庄稼只能喝“望天水”,当地群众说:“眼看花江河,有水喝不着。”
  每年3月,当地村民挎上布包,装上玉米种子包,在放火烧出来的山上有土的地方挖坑,丢一些玉米种子,覆盖土。若当年雨水好,则多收玉米,若旱则少收,取玉米棒子回家,秸秆留下,待下年种植之前与杂草一起烧成灰作为种植玉米的肥料,在这种种植模式下,每年的玉米产量都非常低。
  作为当地曾经的主要粮食和经济来源,村民在坡地上拼命种下玉米和甘蔗,有的几分钱一斤都卖不出去,放干了只能当柴烧,或者为了吃饱肚子,只得不断在山上乱垦滥伐,导致“越穷越垦、越垦越穷”。
  “楼居古甸说僮徭,粤地分来此最硗。休讶山居穷措大,年年食少卖新苗。”是当时鲁容百姓穷困生活的写照。
  腾笼换鸟  驱黄逐绿
  但这里具有特别的气候条件,白层镇和鲁容乡地处北盘江河谷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为夏季高温酷热多雨,冬季暖和,春温高于秋温。较高的温差对于火龙果等水果的糖分积累十分有利。
  2017年起,依托白层镇和鲁容乡的地理优势条件,为保护家乡生态环境,也为提高老百姓可支配收入,贞丰县人民政府多次邀请贵州省农业专家现场实地调研。
  通过科学论证,在白层镇和鲁容乡适合规模化种植火龙果、百香果和芒果,统称为“三果”。
  “三果”的经济价值高,与传统种植的玉米和甘蔗相比,“三果”的产业价值是玉米和甘蔗的11.5倍。
  在品种上,火龙果选择了来自我国台湾的有机品种;百香果选择当年种植、当年挂果、当年见效的“台农紫香一号和钦蜜九号(黄金百香果)”,作为“短、平、快”增收富民的主推产业;芒果品种选择来自四川省的优良品种“金黄芒”和“贵戚”,作为“长短结合”产业,促进农户持续增收。
  于是,一场“腾笼换鸟”、驱逐荒坡、召回青山的生态产业致富行动,在鲁容乡和白层镇的土地上开始了。
  鲁容乡首先流转出沿江一带的50亩土地作为“试验田”,雇请当地村民,在荒坡上整地、搭架、种苗。再后来,请当地农户到自己的基地“上班”,一心只为建好“试验田”。
  随着培育技巧的成熟,火龙果在试种后逐年增加挂果数量,周边群众对种植火龙果更加热心,大家纷纷到基地取经,周边村寨也开始种植火龙果。
  你家一亩、我家三分,火龙果种植面积迅速增加。在镇村干部的帮助下,流转土地从50亩增加到200亩,“试验田”规划面积扩大了几倍,种植火龙果的“星星之火”开始燎原。
  一次春节回家过年时,王云常听说了火龙果种植的事,“我在浙江宁波打工,听说家乡转型做生态产业了,一方面觉得有前景,另一方面回家赚钱的时候还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小孩,所以就回来了。”一回贞丰,王云常就参加了火龙果种植系列培训。
  贞丰县还成立了第一个火龙果专业合作社——贞丰县川黔火龙果专业合作社,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村民以土地入股,并由合作社按市场价统一回收。
  “龙之谷生态园区建于2014年,全园区不使用农药、化肥,每批产品通过检测机构检测农残后,475个项目全部是零残留。”龙之谷火龙果生态园负责人卢正林告诉记者。
  保底回收是指工资保底、产品回收,即1户农户(夫妻两人)反包管理“三果”种植,每人每月补贴3500元的生活费用。管理产出的“三果”,公司按固定价格进行回收。若产量高于生活费用,公司补贴高出部分给农户;若产量低于生活费用,生活费用无需退还公司。老百姓的收入有了保障,多劳多得。
  “我和妻子在火龙果基地上班,每人每月3500元,一年两个人工资有8万多元,今年我家承包70多亩火龙果,管理好的话收入能有10万元。”龙之谷生态园区返租户梁忠信笑着说。
  一江“三果”  黔货出山
  如今,贞丰县北盘江两岸的百香果、芒果和火龙果三种水果,已经成为帮助当地群众增收的致富果。
  “百香果脱贫,金芒果致富”,是鲁容乡确定的产业发展思路,百香果周期短见效快,芒果周期长回报大,两者长短结合实现互补。
  “过去一直种苞谷,反正种得多,收得少。”鲁容乡村民向成刚说,近几年,在乡党委政府和龙头企业的引导鼓励下,他把自家土地“翻新”了一遍,种上了20亩芒果。
  “我家种了20亩芒果,还有政府对我们进行培训,包括枝条修剪、果子套袋,去年果子大丰收了。”向成刚说。
  芒果示范种植有了产量,鲁容乡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销售,抓住贞丰县建设“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机遇,利用电商网点进行芒果销售。
  在企业的示范带动下,像向成刚这样的芒果种植户还有很多。截至目前,鲁容乡共有超过1000户农户参与芒果产业,并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辐射带动周边10个村(社区)共种植芒果3.18万亩。
  围绕一江“三果”的产业规划布局,贞丰县让群众通过土地流转、务工、承包管理等方式获利,实现稳定增收。
  同时,“三果”种植禁止使用农药等化学品,只通过使用有机肥、种植绿肥和秸秆还田等措施培肥土壤,采用农艺、生物和物理措施防治作物病虫草害,属于环境友好型农业,与常规农业相比,能显著降低土壤硝酸盐含量,可达到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和维护生态环境的效果。
  “以前这都是荒坡,遍地荒山烂路,现在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全部是绿色植物。”王云常站在山顶指着远处感叹道。
  钱袋子实实在在地变鼓了,这些年,也眼看着满山的“黄土坡”变成了“绿林坡”。
  卢正林介绍:“拿火龙果来说,现在基地的产品通过冷链运输,直销上海、沈阳、广州、嘉兴、郑州、青岛等城市,甚至远销国外,我们努力打响本地生态水果品牌,同时也为生态产业转型献一份力。”
  现在,贞丰县火龙果种植面积达到1万亩,每年挂果面积6000余亩,产量7000余吨,产值达9000多万元。
  随着火龙果、百香果、芒果远销省外,一江“三果”纷纷“黔货出山”,一条把荒坡荒山变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的生态新路,正在鲁容、白层的百姓脚下越走越宽。 作者:中环报记者岳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