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环保人物 > 正文 >

甘肃祁连山下数万亩荒漠变绿洲 三代人薪火相传护卫家园

2019-09-20 14:41来源: 中国新闻网编辑:南筏

   在甘肃河西走廊东端武威市古浪县境内的祁连山脚下,一块被称为“八步沙”的数万亩的活跃沙漠历经近40年的治理,终于由“寸草不生、黄沙漫地”的沙害之地变为花繁草茂的林场。近期几场秋雨过后,生机盎然的视线里频频传来阵阵虫鸣鸟啼。

                                   图为2019年6月中旬,草木葱郁的八步沙林场。(资料图) 杨艳敏 摄
  “六老汉的头白了,八步沙的树绿了。”这句话在当地广为流传。八步沙,是腾格里沙漠南缘、古浪县北部的一个风沙口。随着气候干旱和过渡开荒放牧,“八步沙”的沙丘逐步南移,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已是不毛之地的这里对当地民众生产生活形成严重威胁。

  19日,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在兰州举办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事迹专场报告会。宣讲团5位成员从不同侧面讲述了治沙造林先进群体的感人事迹,再现了三代治沙人矢志不渝、拼搏奉献的艰辛历程和奋斗精神。

  第二代治沙人代表、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场长郭万刚回忆说,那时八步沙周边连年出现“春种秋不收”的灾情。包括其父亲在内的当地六位老人不甘心将世代生活的家园“拱手相让”,于是自发组织起来以联户承包的方式组建集体林场,进行防沙治沙。

                               图为2019年6月中旬,八步沙林场外围的治沙工作仍在继续。(资料图) 杨艳敏 摄
  “一夜大风沙骑墙,早上起来驴上房。”已年近七旬的郭万刚对当年“得寸进尺”的沙害至今历历在目。他说,一年又一年,沙子慢慢埋掉了他们的田地,一些人上新疆、走宁夏,开始逃离家乡。八步沙,已经到了沙进人退的地步。

  1981年,古浪县试行“政府补贴、个人承包,谁治理、谁受益”的荒漠化土地治理政策,把八步沙作为试点向社会公开承包。彼时,郭万刚的父亲郭朝明和贺发林、张润元3名党员,以及罗元奎、程海、常开国3名社队干部“一拍即合”,几位年近半百的老人自此走上了漫漫治沙之路。

  郭万刚说,在“勉强吃饱肚子”的那个年代,刚开始没有资金,也没有经验,几位老人就用“一锨沙、一棵树”的土办法造林。不料几场大风刮过,近一半的树苗就被沙子埋掉。后经过反复摸索,终于总结出了“一棵树,一把草,压住沙子防风掏”的治沙方法。

                                图为2019年6月中旬,游人在八步沙林场中赏花摄影留念。(资料图) 杨艳敏 摄
  后来,几位老人相继去世,为了兑现父辈们的绿色承诺和治沙遗愿,包括郭万刚在内的第二代治沙人相继走进了八步沙。2003年,在两代人不懈努力下,7.5万亩的八步沙全部治完了。这批治沙人又主动承包治理八步沙北面的黑岗沙、大槽沙、漠迷沙三大风沙口。2015年,又承包治理八步沙80公里外的麻黄塘沙区,向15.7万亩荒漠发起挑战。

  郭万刚感慨道,治沙,是人和沙漠的对峙,更是人和岁月的较量。38年过去了,当年的“六老汉”,只剩下两位在世;今天的“六兄弟”,也在一天天变老。现在第三代人开始陆续加入治沙队伍,治沙技术在改进,机械化程度在提高,沙产业也在发展。

  “回想38年来,我们三代人在沙漠里走过的路,有艰辛,有迷茫,但更多的是欣慰和骄傲!”郭万刚表示,只要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治,像愚公移山一样干下去,总会有“风沙变风景、黄沙变黄金”的那一天。

  “治住了八步沙,我们又去治理大槽沙、漠迷沙、黑岗沙……治沙林区成倍扩大,管护任务也越来越重。除了防止牛羊毁坏林草外,最害怕林区失火。”第二代治沙人代表、八步沙林场职工贺中强说,尽管目前管护的林区有几十万亩,但这几十年,从没有发生过一起火灾。

  贺中强表示,治沙劳动是辛苦的,可也是很有成就感的。每当又一片沙漠被他们治住,黄色的沙海变成了绿色的林子,心中就充满了说不出的自豪,也更加坚定了继续治沙的决心。

  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肖铮表示,当日报告会使“环保人”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在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让沙漠披绿生金的背后,三代治沙造林群体的无私奉献和辛苦付出。这将激励该省生态环境系统,努力做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攻坚拔寨者、生态环境保护的接续奋斗者,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 冯志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