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环保人物 > 正文 >

守护十年,让荒山“长出”诗意草原

2021-09-29 10:58来源: 中国环境报编辑:雪儿

  “来之前就听说过这里的名号,有叫小呼伦贝尔,也有叫南京坝上草原,在江南地带出现这么一片草原,让人觉得很新鲜。”到江苏南京旅游的游客说。

  驴友口中的“坝上草原”,正是位于南京市六合区程桥镇北面的恋山。恋山海拔约110米,在山顶举目眺望,山脉连绵,绿草如茵,伴随着牧羊人的阵阵吆喝声,“天苍苍,野茫茫”的诗意之境在这里触手可及,如画美景让人仿佛置身塞外。

  笔者见到叶伟时,他正和爱人周玉琴一道对山坡草皮进行巡查和补植。很难想象,眼前这个头戴农家草帽、手拿铁锹的黝黑男子,曾是都市里的一名计算机培训老师。

  提起如今这个被广大网友誉为“天似穹庐地如仙家”的地方,周玉琴感慨颇深:“你很难想象10年前这里的样子,因为砍树开矿,山体破碎,坑坑洼洼,几乎看不到绿色。”

  荒山秃岭如何披上“绿装”?笔者带着一份好奇,跟随叶伟夫妇的脚步,探寻“荒山变草原”的神奇秘密。

  乱砍滥伐,青山一度成“破山”

  “其实在上世纪80年代,恋山还很原生态,漫山遍布松林,林间还有叮咚的泉水。”说起儿时记忆里的青山,40岁出头的周玉琴怀念不已。

  上世纪90年代,各乡为了集资通电,满山的松木被村民当成了“摇钱树”,不到一个月就被砍伐干净,而山地下蕴藏着的黄砂、凹凸棒石粘土等矿产资源,也被开采换钱。

  渐渐地,这座青山成了当地人嘴里的“破山”,而这道“生态伤疤”,也一直是周玉琴心中的缺憾。

  “就像是自己儿时的伙伴,不忍心看着它荒废。”2012年初,周玉琴在丈夫叶伟的支持下,做出了个“叛逆”的决定。夫妻二人辞去在南京市区教育培训行业的工作,拿出打算在南京买房的积蓄,回乡流转2000亩荒山荒坡,下决心要还故乡绿水青山。一个月后,第一批300斤的草籽运到了山脚下。

  十年坚守,昔日荒山长成诗意“草原”

  “这片山地属于喀斯特地貌,土层很浅,最初时水土流失严重,种子都无法生根。”面对“上山没路,山上没土”的棘手处境,为了节省人力成本,叶伟常常自己开拖拉机,一趟趟运土上山覆盖沙化土地,同时边覆盖边种植,通过“以土定山,以草养土”的自然循环法则拯救退化生态。

  为了取得生态草地营造的“真经”,周玉琴专程请教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系统学习覆盖、修剪、施肥、灌溉、表施土壤等草植知识和技术,全力以赴地投入到荒山修复中。

  “其实草地也有它的生态结构,每年春季,我们要播撒草籽花籽约500斤,多采用本土适生的种类,这样可以加快植物的自我净化,持续对退化草场进行改良巩固。”说起修复植被,叶伟和周玉琴已是半个专家。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终于,在两人的坚守和努力下,草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植被覆盖率上升到90%,各类草植达100多种,其中不乏金银花、猪鞭草、猫爪子、蒲公英等中草药品种。昔日的荒山,被培育成江南大草原,成为众多文艺爱好者“奔赴”的网红打卡地。

  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人。如今,在恋山邂逅悠闲觅食的“环保鸟”——白鹭,已变得再寻常不过。“最近时,距离人只有不到20米。”周玉琴说,白鹭对栖息地的大气质量、水质等环境因素非常敏感,只有生态环境优良的地方,才有可能成为它们的栖息地。

  望着在草原上忘我撒欢的人们,夫妻二人谈起10年的坚守与付出,“一切值得”四个字,概括千言。

  辐射周边,“两山”实践“点亮”幸福生活

  山这边,山坡上绿意盎然,鲜艳的格桑花点缀其间,坡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几个字十分亮眼;山那边,千米之外的山湖水库清澈如镜,白墙黛瓦的乡村小楼,应景地散落在湖边……行走在恋山脚下的山湖村,一幅生态宜居的乡村美景跃然眼前。

  “来,来,来,快尝尝我们恋山的特色菜。”在山湖村的农家小院里,邻居老马正端着一碗“菊花脑汤”热情地招呼客人。

  “过去农民靠山吃山,只算勉强‘糊口’,现在靠着草原做农家乐,一年就可以进账8万到10万元。”提起家庭收入的变化,老马乐呵呵的。

  近年来,南京市六合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盘活自然资源优势,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依托恋山良好的生态基底,像老马这样做起农家乐生意的,已有10多家。

  带领家乡父老一起端起“绿饭碗”,吃上“生态饭”,也是周玉琴内心的一份乡恋。除了带动村民一同做农家乐致富,“绿水青山”引来“金山银山”的故事,也在山湖村生动上演。

  2018年,为深入拓展“两山”转化通道,叶伟夫妇又流转了1000亩土地,注册了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建立恋山有机生态大米种植基地,开始新一轮的生态+农业的复合型产业振兴实践。

  “你看看这稻田里有啥?”叶伟笑眯眯地指着一片稻田问道。定睛细瞧,禾苗碧绿细长,身姿婀娜,几条白白胖胖的稻花鱼在水里自由自在地穿梭。

  “目前,这个基地每年创收可达100多万元,同时还吸纳了周边村民以及贫困户10多人在家门口就业。没想到我们保护生态,现在生态又反过来造福我们。”叶伟感慨地说。

  叶伟和周玉琴表示,未来,他们还想凭借山水一色,以草原生态系统保护为核心,建造具有恋山特色的“亲子农园”,通过“生态+文化+旅游”模式,凸显“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草原文化主题,献上一道风景观光、特色民宿、农耕实践为一体的“精品旅游大餐”。

  “希望更多的都市人走进我的家乡,来这里亲近自然,在耕作中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感受自然生命的无穷力量。这也是我们是坚守初心的向往。”提及未来,叶伟夫妻相视而笑,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