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丽中国 > 碧水 > 正文 >

碧海银滩看厦门

2024-01-22 11:17来源: 中国环境报编辑:轩瑞雪
       南国冬日暖如春,福建省厦门市骑友张水龙骑车出发了。此行目的地是环岛路上的黄金海岸线。这里临海见海,串起厦门大学、胡里山炮台、黄厝沙滩等海岸美景。视线随越冬的鸥鹭从海面掠过,鼓浪屿便出现在眼前。“在这么美的风景里骑行,实在太享受了。”张水龙说。
 
       厦门海域面积333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约256公里,可谓“海在城中,城在海上”。漫步海边,市民黄先生说:“我们的感受很直观,海湾生态治得好,会美得很亮眼;治不好,也会丑得很突出。”
 
       鹭岛厦门是打造高颜值海湾的“优等生”。今年年初,福建省公布第一批美丽海湾优秀案例,厦门市在8席中独占两席。去年8月,厦门东南部海域入选了全国第二批美丽海湾优秀案例。
 
       不过,“优等生”并非生来绩优,河湖海洋污染、污水处理能力不足等问题,曾一度困扰这座城市。
 
       30多年来,厦门市坚持陆海统筹、河海联动、系统治理,治湖、治水、治海,深入打好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攻坚战,一体推进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才有今天人海和谐的美丽海湾。
 
       环湖截污,湖海一体,“臭水湖”变身“城市会客厅”
 
       在厦门本岛,筼筜湖像一个张开的嘴巴,在潮汐的涨落间,完成与厦门东南部海域水体的交换吐纳。唇齿相依,湖海相偎,建设美丽海湾,就必须治理好筼筜湖。
 
       “万顷筼筜水接天,夜来渔火出云烟。”历史上,筼筜港美景里充满诗情画意。
 
       20世纪70年代,厦门向海要地,筑堤围海,筼筜港成了筼筜湖。过度围垦、纳污让水产丰富的筼筜湖,退化为底栖生物几近绝迹的“臭水湖”,湖区蚊蝇滋生、垃圾遍地。
 
       生活在湖边的居民白志鹏,曾向媒体描述当年的遭遇:“在岸边走一遭,身上的气味半天散不去。”“筼筜渔火”变成湖滨居民的“筼筜恼火”。
 
       治湖,成为众望所归。
 
       1988年3月,时任厦门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的习近平同志主持专题会议,确定“依法治湖、截污处理、清淤筑岸、搞活水体、美化环境”的治湖方略,开启了筼筜湖的蝶变之路。
 
       此后30多年,厦门市历届市委、市政府按照这20字方针,久久为功,持续推进筼筜湖生态治理。厦门市修订出台湖区保护办法,成立湖区保护机构;依法关停重点污染企业,实施环湖截污,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开展3期全湖清淤,累计清淤550万立方米,护坡筑岸14公里;建设西堤闸门、大型排洪泵站、西水东调系统,实现纳潮入湖。此外,厦门还打通环湖健康步道,营造绿地和红树林,在此设立厦门首个白鹭保护区。
 
       如今,筼筜湖成为高颜值的“城市绿肺”、高知名度的旅游胜地、高标准的“城市会客厅”。2017年,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期间,中俄领导人会面地点就在筼筜湖畔的新地标——筼筜书院。
 
       系统治理,海滨展颜。近年来,厦门以筼筜湖综合治理为引领,串珠成线,连线成面,实施一湾一策,开启五缘湾、杏林湾、环东海域、马銮湾等湾区综合整治,恢复了海洋资源,提升了区域海洋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陆海统筹,精准施策,污水截得住、送得走、处理得了
 
       冬日阳光正好,在厦门东南部海域,几位市民支起鱼竿,慵懒惬意地看海、钓鱼、晒太阳。这片海域拥有鼓浪屿万石山风景名胜区、国家海洋公园,集中了全市所有8个海滨浴场,是全国知名的滨海旅游度假胜地。
 
       不过,盛名之下,曾有隐忧。近岸水质好不好,入海水质是关键。厦门原有众多入海排放口,且部分地下管网建设时间早、老化严重,存在混接错接、雨污分流不彻底等问题。2019年,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指出,厦门“污水处理能力不足”。
 
       治海存在短板,如何补齐?
 
       对此,厦门市立行立改,重点实施“三个一百”工程,提出到2022年底,实现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投资完成100亿元以上、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00万吨/日以上、每年新增改污水管网100公里以上。
 
       一场全面提升污水处理能力的攻坚战在全市展开。
 
       围绕“截得住”,厦门全力开展入海排放口整治。建立全市域412个入海排放口一本账,定期进行全覆盖检查监测,对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排放口进行全方位溯源排查,按照“一口一策”进行截污等全链条综合整治。全市入海排放口水质达标率由2020年的70.3%提升至目前的99.3%。
 
       围绕“送得走”,厦门新建改造管网681公里。同时,通过全面溯源排查“大体检”、分步正本清源“大检修”、试行小区排水“大管家”模式,推进雨污分流,加快从末端治污到源头治理的转变。
 
       围绕“处理得了”,新扩建水质净化厂16座,污水处理能力从2019年的91万吨/日,提升至2023年的211.5万吨/日。2023年,全市污水收集率提升至87.5%。一位业内人士表示:“87.5%的收集率,足以在全国城市中名列前茅。”
 
       陆海统筹、科学施策、精准治污,实现了污水入厂、清水入海,提升了近海海域水质。以厦门东南部海域为例,2023年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浓度分别比2016年下降64.2%和59.5%,海滨浴场水质优良率100%。厦门全面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入选“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成效”正面典型案例。
 
       共建共治,“天地海”联动,守护海滩清洁
 
       起飞、巡航、调整飞行高度,岸滩上,厦门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三级主任科员陈寿熟练地操作着无人机。
 
       “厦门是网红旅游城市,维护好岸滩整洁,就是守护厦门的城市形象。”陈寿介绍,一旦发现疑似海漂垃圾,他便遥控无人机抵近拍照、标定经纬度,并将信息上传到智慧环保平台,平台再将清洁任务下发到保洁单位。
 
       “天地海”联动,是厦门系统化海漂垃圾治理机制的缩影。在海上,8艘机械化清扫船、3艘巡查快艇、48艘小型船舶,从4个环卫码头辐射全域近岸海域,实现保洁全覆盖;在岸上,约580名沙滩保洁员根据每天两次潮汐规律,收集处理沿岸垃圾。
 
       信息化手段同样被充分运用。在厦门市海上环境卫生管理站,副站长张帅斌熟练地查看着智慧海上环卫平台上的信息。视频监控智能识别的海漂垃圾信息、无人机航拍巡查结果、海漂垃圾清运船只点位等,一览无余。平台还接入了海漂垃圾监测预警预报系统,实现每日对厦门入海垃圾漂移轨迹及分布区域的预测预报。
 
       不远处,一艘清运船刚刚回港靠岸,打捞的海漂垃圾量并不多。
 
       “我感觉,海漂垃圾比以前少了。”张帅斌说,最常见的垃圾是上游河道冲下来的枯树枝、渔业废弃物等,遇到暴雨天气,垃圾会有所增多。
 
       共同守护海岸清洁的,还有广大厦门市民。去年12月底,一位市民向12345反映,近岸海域出现枯枝烂叶,影响美观。转办电话转接到了厦门市生态环境局海洋处二级主任科员林静婕手中。了解完详细位置后,林静婕立刻通知海上环卫前往打捞。她说:“有了大家的监督和帮助,我们才能更快发现漂浮物、更及时处置。”
 
       2023年,福建省生态环境厅航拍显示,厦门海漂垃圾密度持续保持全省最低。
 
       人海和谐,产业升级,碧海银滩带来金山银山
 
       碧海银滩不仅为公众提供了优质的生态产品,也为厦门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我身边的骑友、跑友经常感慨,厦门变美了,从岛内到岛外,我们跑步、骑行的路段更多了、风景更好了。”张水龙说。
 
       亲海不侵海。厦门通过一系列生态修复工程建设,扩展和改善海域沿线公众亲海空间。例如,东南部海域建设海湾公园、书法广场等海滨亲海体系,修复沙滩65.68万平方米,提升了岸线、生态景观以及滨海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五缘湾开展养殖清退、退塘还海等工程,生态用地面积增加了2.3倍,辖区人均绿化面积达19.4平方米。
 
       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显著生态效益。
 
       海洋文化风生水起。厦门的海滨浴场和沙滩,成为举办文体赛事活动的热土——国际马拉松、沙滩排球、沙滩风筝节、观音山音乐节纷纷落地于此。
 
       渔村蝶变孕育生机。沙坡尾由避风坞变成海洋文化创意港,溪头下村则由小渔村华丽变身“中国最浪漫婚纱村”,培育形成了一条以婚纱摄影产业为主导的文创产业链,年产值超10亿元。
 
       产业升级还激活了经济引擎。例如五缘湾,一度因生态破坏,被认为是“不适合居住的地方”。如今,随着生态改善,这里找到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湾区内陆续建成厦门国际游艇汇、五缘湾帆船港等高端文旅设施,吸引300多家知名企业落户。片区由原来的以农业生产为主,发展成为以生态居住、休闲旅游、医疗健康、商业酒店等现代服务产业为主导的城市新区,带动区域土地资源升值溢价。
 
       生态好不好,动物最知道。
 
       在厦门海域,中华白海豚种群数量已由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60头,增加到如今的80多头,市民在主城区就能看到中华白海豚。厦门珍稀海洋物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立,让中华白海豚、文昌鱼、白鹭等珍稀物种也得到保护。
 
       观鸟30年的厦门市观鸟协会会长彭志伟说:“我们在厦门观察记录到的鸟类增加了不少,从2005年的240多种,增加到2023年的448种,增加部分以水鸟为主。”究其原因,彭志伟认为,这既与观鸟人数增多、观鸟设备升级有关,也得益于厦门滨海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
 
       依托美丽海湾建设,厦门不断释放生态活力、增加发展动能,走出一条城海交融、人与自然和谐的高水平高质量发展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