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态环保 > 蓝天 > 正文 >

运用智慧治理手段彰显民生情怀

2018-06-29 10:08来源: 中国环境报编辑:明辛
        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是重中之重,要以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为刚性要求,强化联防联控,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要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保障饮用水安全,基本消灭城市黑臭水体,还给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要全面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突出重点区域、行业和污染物,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有效防范风险,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要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打造美丽乡村,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
        小区里的垃圾桶、街道的井盖坏了,市民拍张照上传后,系统就会自动提示市政部门前往维护;路边停车位接入智能停车管理系统,不仅能让车主实现自助停车缴费,也解决了“地锁”占车位的难题;公交车系统连上手机APP,实时情况一查便知……如今,越来越多的城市利用“互联网+”,打通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这不仅方便了普通群众,也极大提高了治理效率。
  “城,所以盛民也”。城市的核心是人,城市里的每一个设施、每一个细节,都关乎群众生活品质。但城市又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电线杆上的小广告、角落里的私搭乱建、小区里未能及时清理的垃圾等,假如仅靠城市管理者,不仅难以及时发现,也容易有“反复出现”的问题。从这个角度而言,把“互联网+”融入城市治理,正是要发挥群众力量,让群众参与到城市治理中来,以更好解决身边的治理小事。毕竟,很多时候,多双眼睛总比一双眼睛管用。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互联网+”技术的运用,也是一种倒逼。群众上传了问题,市政部门迅速解决,并给予回馈,这本身就是在提高城市治理的效率。而这彰显的,也恰恰是民生温度。类似的智慧治理手段,不妨多一些。
 
 
  • 新闻推荐
  • 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