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态环保 > 蓝天 > 正文 >

加大力度 调整结构

2018-07-10 10:39来源: 中国环境报编辑:亚州
        日前,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按照201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计划的安排,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丁仲礼率全国人大执法检查组赴江苏省,检查《大气污染防治法》落实情况,深入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一线,了解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执法中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据悉,执法检查组先后到达徐州、镇江、南京等地进行检查,听取省、市、县三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贯彻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法》情况汇报,还专门就《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涉及的技术问题与环保部门座谈,并与人大代表、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和基层执法人员座谈。在此次执法检查中,检查组要求相关部门做到数据真、情况明。在江苏省生态环境监控中心和南京市工地扬尘管控项目检查时,执法检查组要求相关部门进行铁腕治霾、依法治霾、精准治霾,严肃查处大气污染违法行为。在检查徐工集团、考伯斯(江苏)炭素化工有限公司和南京金陵石化及其码头综合整治项目,考察VOCs减排、焦油蒸馏装置区、新建村罐区尾气治理装置和中转站码头VOCs治理等装置时,强调企业要切实履行法律义务,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狠抓节能减排、降耗治污。
  从此次执法检查的情况看,江苏省重视大气污染防治,并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举措,大气质量得到初步改善。5年来,在全省经济总量增长63.8%、城镇化率提高5.8个百分点的情况下,2017年,全省PM2.5浓度为49微克/立方米,比“大气十条”基准年2013年下降32.9%,超额完成“大气十条”目标任务;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68%,提高7.7个百分点;13个设区市平均重污染天数为3天,减少23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削减24.6%、27%。
  但检查组也注意到,江苏省空气质量形势依然严峻。虽然江苏省PM2.5浓度逐年下降,但一年中还有1/3的天数没有达标,PM2.5年均浓度距离达标还有较大差距。冬季霾污染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夏季臭氧超标问题又快速凸显,成为影响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的重要因素。由于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仍在高位,导致空气质量改善成果不稳固,一旦外部条件具备就可能诱发大幅波动甚至恶化。
        中央环保督察对徐州市反馈的10项问题中,有8项与传统产业比重大、产业结构偏重有关。在此次调研过程中,检查组发现,江苏徐州开发区将各类企业圈在一起,导致污染物集中排放,局部大气污染加剧,PM2.5排放超过地区平均水平。此外,工业园区外的“散乱污”企业数量仍较大,以土高炉冶炼焚烧废旧电路板问题较为突出,一方面资源回收率低,造成资源严重浪费,另一方面在加工过程中导致严重的大气污染。

  • 新闻推荐
  • 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