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7月9日,吉林省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四平、延边、白山、辽源开展第二批省级生态环保督察工作。督察期间,督察组发现了多起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虚假整改、拖延整改、表面整改问题和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近日,第二批吉林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完成对四平市、延边州、白山市、辽源市的进驻督察工作,共受理、转办群众信访举报案件2047件。
吉林省第一、第四督察组对四平市、辽源市的督察工作,重点围绕辽河流域水污染防治,通过谈话问询、查阅资料、现场检查,发现了影响辽河流域水质改善的突出环境问题。
随着四平市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通水试运行,西湖湿地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小红嘴河和仙马泉河综合整治正在有序推进,条子河出省界断面水质有所改善。但四平市区排水管网建设改造工程严重滞后,是影响条子河水质改善的主要原因。流经市区的重要景观河流南河和北河是条子河的上游,也是必须整治的黑臭水体;由于市政污水干管沿南北主河道内铺设,使河道两侧设置了68个雨污溢流口;还有7个企事业单位年排放污水量约41万吨。目前,截污管线改造工程北河仅完成工程量的3.6%,南河刚刚动工。2016年开工建设的西湖湿地项目,投资2000多万元用于污水深度处理的2个4万平方米生物廊道虽已建成,但尚未投入使用。四平市污水处理厂每年约产生3万吨污泥,作为生产有机肥的原料,由于没有农业部门核发的土肥证,目前生产的有机肥无法销售,造成了厂内堆积了大量生活污泥无法处置。
流经辽源市区的仙人河是影响东辽河出境断面水质的重要支流,也是列入整治计划的黑臭水体。目前,仙人河上游乡村段正在实施河道治理工程,畜禽养殖户已建设养殖粪污池,并建立起河长巡河和河道保洁市场化等长效管理制度;市区段北起田家炳中学、南至河滨桥12公里截污干管工程正在紧张施工中,完成投资近3000万元。但是,仙人河上游还存在大量的耕种行为,畜禽养殖粪污池临近河道,存在入河隐患。城区段横跨河道建设的9栋、4.8万平方米的“盖板楼”一直用于商业经营活动,河道两侧的小饭店、小工厂、小修理厂及简易渗坑等,产生的各类污水也容易进入河道;河道内建有污水检修井、溢流口存在污染隐患。
吉林省:第二批吉林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完成进驻督察工作
2018-07-31 09:23来源: 吉林日报编辑:明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