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河长作为河长的“眼睛”,是河长的补充。从湘潭推行民间河长以来,已招募2000余名志愿者。“一江两水”(湘江、涟水、涓水)两岸的每一公里都有一名民间河长。湘潭市河长办介绍,“河长+河长助手+民间河长”管理体系的建立,有效提高了湘潭市各河长、成员单位和社会公众的责任意识、配合意识,形成了全民共治、分工协作、共同发力的工作机制,根治“九龙治水”痼疾。
“湘江湘潭河东段水质清澈,河道保洁情况较好。”8月21日傍晚,湘潭“民间河长”陈锋写上这样一句话,连同拍好的照片和视频一同上传至湘潭河湖巡查举报平台,结束了这一天的巡河工作。
陈锋做商场售货员已有多年。今年,他又多了一个身份——民间河长。这源于湘潭今年创新形式建立的全民治水新体系。今年,该市在全面建立市、县、乡、村四级河长体系的基础上,又建立了“河长+河长助手+民间河长”的管理体系。由各级党政领导担任河长,市、县(市区)各成员单位负责人及相关责任人担任河长助手,环保志愿者及社会公众担任民间河长,构建起一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河长制覆盖网络,真正做到“守河有责、治河尽责”。
湘潭市各级河长作为河流的总指挥长,按照要求定期开展巡河,了解最新情况。面对突发情况或重大问题,各河长到达现场靠前指挥。据统计,全市四级河长及民间河长已超过1万名,市级河长共巡河18次,县级河长巡河422次,乡级河长巡河1.2万余次,村级河长巡河19万余次。
湘潭市河长办依托“湘潭河长制”微信公众号河湖巡查举报平台,实行即时受理、闭环运行、销账管理。各河长、河长助手在收到民间河长举报信息后,在5至10个工作日内解决或拿出解决方案,并反馈至平台。各级河长和河长助手在平台中问题销号率纳入河长制工作年度考核内容,实现水环境治理的线上互动、线下参与。
建立“河长+河长助手+民间河长”的管理体系
2018-08-24 09:27来源: 华声在线编辑:明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