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31日至6月30日,6月1日至7月1日,中央第一、第二环境保护督察组(以下简称督察组)分别对河北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一轮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督察组于2018年10月18日分别向河北省委、省政府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进行了反馈。
截至2018年8月31日,督察组交办河北省的4721件生态环境问题已基本办结。责令整改3728家;立案处罚640家,罚款4677万元;立案侦查58件,拘留106人;约谈114人,问责613人。督察组交办宁夏回族自治区的1339件生态环境问题已基本办结。责令整改1254家;立案处罚300家,罚款2407万元;立案侦查17件,拘留13人;约谈113人,问责212人。
督察指出,河北省中央环境保护督察试点整改工作虽然取得显著进展,但一些地方和部门督察整改态度仍然不够坚决、责任落实和措施推进仍然不够有力,甚至存在表面整改、敷衍整改等问题。
专项督察指出,河北省结构性污染问题依然突出,大气污染治理工作亟需久久为功,攻坚克难。存在结构性、布局性污染问题仍然严重,煤炭管控力度仍显不足,运输结构污染治理工作滞后等问题。
同样,督察指出,宁夏回族自治区整改工作虽然取得重要进展,但一些地方和部门还存在思想认识不高、推进落实不力的问题,一些整改任务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甚至出现虚假整改、表面整改、敷衍整改的情况。
一是一些地方和部门思想认识仍不到位。一些地区和部门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学习不深不透,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信心不足,意志不坚,在推进督察整改时能拖则拖。二是敷衍整改情况比较多见。如,银川市应于2017年底完成“东热西送”项目,但市委、市政府推进不力,直至2017年10月才启动施工。三是整改不严不实问题突出。如,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厅在推进贺兰山东麓82家小型葡萄酒庄废水直排问题整改中,未要求严格执行环评报告明确的生化处理工艺,反而同意企业采取简单沉降预处理工艺,致使全区绝大部分葡萄酒企业污水处理设施形同虚设。四是假装整改问题比较严重。如,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干扰大气环境监测站点正常监测工作。
督察强调,河北省委、省政府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应根据督察反馈意见,抓紧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在30个工作日内报送国务院。整改方案和整改落实情况要按照有关规定向社会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