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丽中国 > 蓝天 > 正文 >

首都垃圾分类工作再上新台阶 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37.5%

2021-04-30 10:35来源: 北京日报编辑:cfej2
       居民参与率90% 垃圾清运量下降25.6%
       到今年5月1日,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施满一年。一年来,全市1.3万余个小区、3000余个村、11.7万个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取得了居民生活垃圾参与率90%、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37.5%、垃圾清运量下降25.6%、建成垃圾分类示范小区村800余个的突出成效。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北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牢抓住“科学管理、长效机制、习惯养成”三个关键,以首善标准严格落实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下一步,北京还将精准提升居民自主分类水平,持续优化分类设施建设管理体系,积极推进源头减量和低碳生活方式,推动首都垃圾分类工作再上新台阶。
       以人为本 降低垃圾分类参与门槛
       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后,垃圾到底怎么扔?这个问题对居住在东城区建国门街道大雅宝社区的任美玲来说再简单不过了——“两桶一袋”。
       所谓“两桶一袋”分类原则,就是指居民家里可以准备两个垃圾桶,一个用来装厨余垃圾,一个用来装其他垃圾,再准备一个布袋或是其他环保材料的袋子、箱子类的容器,专门用来装旧报纸、书本、易拉罐等可回收物。这是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在去年《条例》实施时同步出台的《居民家庭生活垃圾分类(两桶一袋)指引》,为的就是降低垃圾分类门槛,让源头分类简单易行,每个人都能参与进来。
       以人民为中心,站在老百姓的角度上考虑问题,这是北京实施垃圾分类贯穿始终的不变原则。
       从分类方法到分类桶站的设置,再到垃圾分类的推进步骤,北京市城市管理委作为北京垃圾分类实施推进的牵头部门,时刻注重群众视角,将家庭自主分类作为重要突破口,坚持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服务群众,从服务端发力,以服务促管理,主动降低垃圾分类参与的门槛,从便于识别、易于认知入手,推动宣传动员广泛覆盖、步步深入。
       新版《条例》实施以来,北京市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规定的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等四个大类基础上,根据生产生活实际积极实践创新,率先增设了大件垃圾、装修垃圾两个小类,类别设置更加科学合理,更有针对性。同时有效解决了这两类垃圾体量大、占地多、现有收运方式难以兼容的实际问题,较好改善了社区环境,受到群众充分肯定。
       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是关系千万个家庭、需要社会广泛参与和普遍行动的事情,必须注重把握群众认知和社会行为规律,同时从关键紧要处入手。为此,北京市城市管理委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循序渐进推动《条例》落地实施。起步阶段,北京市把干湿分开作为切入点,将居民家庭产生的厨余垃圾分出量作为重要指标检验分类成效,出台了《厨余垃圾分类质量不合格不收运管理暂行规定》,倒逼源头分类责任落实。《条例》实施三个月,居民家庭厨余垃圾分出量由309吨/日增长至2000吨左右,半年后,分出量达到3700吨以上,分出率进入18-22%的高位平台期,基本稳定下来。随后,北京市划定18%为各区家庭厨余垃圾分类的达标线,推动厨余垃圾分类由“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转变;同时将工作重心转移到“资源回收”“减量”的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体系建设上。
       截至目前,北京市居民家庭和餐饮单位厨余垃圾分出量达到5673吨/日,干湿分开战略基本实现,分类效果广受群众好评。
       科学管理 建设全链条分类体系
       做好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基础是建立健全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系统链条,完善相关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实现各环节无缝对接,形成闭环。
       为此,北京市围绕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以及建筑垃圾、大件垃圾等六个品类,狠抓链条体系建设,打通“堵点、痛点”,形成了全线贯通、无缝对接的分类收运体系,为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奠定了坚实基础。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分类驿站1275座,达标改造固定桶站6.32万个,涂装垃圾运输车辆3945辆,改造提升密闭式清洁站805座。垃圾分类设施建设管理达标率由2020年5月份的7%上升至目前的88.8%,投放站点具备脚踏、拉环等便利性设施的配置率达到97.15%。
       一袋垃圾在清运时,可查询到垃圾来源、重量、品类等信息,基本实现全程可追溯。这是朝阳区各垃圾楼和环卫清运车辆完成智能化改造后的成果,类似这样的垃圾分类数据监管智能场景应用,在北京还有很多。
       据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北京已初步建立市、区、街三级贯通的全流程精细化管理信息平台。全市46个末端处理设施、5000余辆运输车辆、800多座密闭式清洁站数据信息实时上传,车载计量、桶装“芯片”、卫星定位、视频监测等计量和流程管理措施普遍推行,计量体系逐步由末端向前端街道(乡镇)、社区(村)、社会单位延伸。有些区域通过二维码、积分兑换等方式计量到户,有效提升了分类效果。强化收运企业资质管理、居住小区合同管理等,促进管理链条全程追溯、责任到人,精细化、智慧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同时,北京市全面推进桶站规范化建设,加快焚烧厂等重大设施建设,形成了能力相对充足、链条环环相扣、设施无缝对接的全程分类体系。全市现有生活垃圾处理设施46座,总设计处理能力3.38万吨/日,其中焚烧设施12座(17650 吨/日)、生化设施 24 座(8230吨/日),卫生填埋设施10座(7931吨/日),基本满足分类处理需求。
       长效推进“组合拳”加速分类升级
       垃圾分类事关首都形象,事关民生福祉,事关人居环境。北京市充分发挥以党建引领促基层治理、促社会发动的体制机制优势,将垃圾分类纳入社区治理,创造性地运用立法协同、防控协同、央地协同、部门协同、社会协同“五协同”举措,打出“组合拳”加速分类升级,提升分类实效。
       为更好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北京市建立每日指挥调度机制,成立市区两级生活垃圾分类推进工作指挥部,市级指挥部由主管副市长担任总指挥,下设10个工作组,包括54个部门,通过“日检查、周调度、月考核、月点评”工作机制,强化问题通报、考核排名、内部约谈,传导压力、落实责任。
       督导检查也是北京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的重要抓手。北京建立“六查工作法”机制,实施市级重点抽查、行业专业核查、各区属地自查、第三方机构暗查、雪亮工程网查、机关干部协查。每日出动8-10个组进行专业抽查,组织干部职工及志愿者910人开展住地协查,每周出一份成绩单,用“慢镜头”反映进展动态。截至目前,累计发现点位问题4.7万个。建立末位约谈机制,每月对城区组、郊区组最后一名进行约谈。目前,已约谈8批次21个区次,较好地发挥了监督约束效能。
       为落实《条例》要求,北京市还制定印发《北京市餐饮服务不得主动提供的一次性餐具目录》《北京市宾馆不得主动提供的一次性用品目录》《关于逐步推进净菜上市工作的指导意见》等系列文件,推进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分类。据统计,截至目前,北京市围绕不同城市单元和行业领域,已出台分类和减量指引34项,其中,针对居民家庭和居住小区的指引2项;针对密闭式清洁站、收运车辆、投放点等环卫专业的指引7项;针对医院、学校、商务楼宇等公共机构的指引7项;针对公园、图书馆、宾馆饭店、等级景区、娱乐场所、餐饮企业、便利店(超市)、商场(购物中心)、农产品批发市场、乡村民宿等方面的指引14项,针对邮政、快递、电商、外卖等领域的指引4项。
       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把对个人生活垃圾分类由倡导性上升为义务性条款,把杜绝混装混运作为重点突破的管理难点。为此,北京市突出重点执法、柔性执法与精细执法相结合,印发《条例》法规适用意见,明确执法案由及自由裁量权,紧盯单位、个人生活垃圾“混堆混放”“混投混扔”、运输企业“混装混运”等“六混”违法行为,加大巡查频次。对于违法混装混运的单位和企业予以高限处罚,做到“零容忍”。截至目前,北京已查处混装混运案件250起。查处群众反映突出的个人不分类投放、垃圾清运不及时问题,对个人警告6514起,罚款2016起,起到了较好的震慑效果。
       广泛动员 引导居民养成分类习惯
       推广垃圾分类,重在群众的习惯养成。
       去年5月1日新版《条例》实施后,北京先后开展三轮入户宣传,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开展“垃圾分类我们一起行动”实践活动,119家市直机关单位的4.84万名在职党员干部,市国资委系统的50.69万名干部职工以及500余万户社区家庭主动签订了承诺书。发挥群众的首创精神和监督作用,深入开展“敲门行动”,推广积分兑换、“红黑榜”“探头监督+上门指导”等多种方式,表彰先进、鞭策后进,较好地提升了社区发动效能。
       此外,北京还组建了市区两级宣讲团,把垃圾分类知识送进机关、社区、单位,组织各类宣传活动50万余场,营造全民参与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开展“桶前值守”行动,建立健全承担“宣传、指导、监督、分拣”四大职能的“桶前指导员”队伍,把住居住小区分类质量的第一道关口;发挥党建引领和社区党组织作用,动员在职党员干部、在校学生、工青妇联、行商协会、共建单位、群众组织、社会组织七类人员下沉社区桶前指导,6779个社区(村)、2912个社会组织、41万名志愿者积极参与、风雨无阻,为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新风尚做出了突出贡献。
       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条例》实施一周年是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由攻坚战向持久战转变的重要节点,也是构建国际一流的生活垃圾管理体系的新起点。
       北京将精准提升居民自主分类水平,全面深化宣传发动工作,积极拓展示范小区、村创建工作,扩大覆盖范围和创建比例。同时,持续优化分类设施建设管理体系,进一步优化分类投放基础设施,规范大件垃圾、装修垃圾投放点设置,加快补齐再生资源回收点、中转站、分拣中心设施短板,确保政策落地;改进厨余垃圾处理工艺,提升资源化产品质量,扩大厨余垃圾与农业、园林绿化废弃物协同资源化利用试点。此外,继续积极推进源头减量和低碳生活方式,践行“光盘行动”,促进餐饮单位厨余垃圾源头减量;推动电商、快递、外卖等行业践行包装减量措施;在商业街区、商务楼宇及农业、园林绿化、水务、物流快递等行业领域,总结推广行之有效的特色分类模式。
       接下来,北京将对标国内首善、国际一流目标定位,沿着既定方向和路径坚定前行,力争在年底前实现居民参与率进一步提升、自主投放准确投放率达到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