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半年,北控水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8.3亿元港币,同比幅增长28%,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7.7亿元港币,同比增幅17%;每日总设计能力提升至约3776.2万吨,同比增长11%。”北控水务集团近日发布的2019年年中业绩作出上述表述。
在全球经济形势错综复杂、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北控水务从高速发展换挡升级为高质量发展,坚定实施轻资产战略转型,继续做大做强市政水务和水环境综合治理两大核心业务,围绕资源优势领域,保持了两位数的较高增速。
敏锐捕捉外部变化,进一步明晰战略落地路径
党的十九大以来,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以及“两山”理论的落地,为环保行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对环境治理效果的重视、监管的日益趋严以及PPP政策的收紧,也要求环保产业更加重视服务本质和生态价值的创造,逐步从“成本中心”向“价值中心”转变。
北控水务敏锐捕捉市场变化和最新政策,进一步明晰轻资产化战略实施路径,提出轻资产化转型需要依靠做大规模和良好运营,并以此构建超大体量公用事业(水务)资产的运营管理平台,打造全球领先的公用事业(水务)资产运营服务品牌。
在战略路径不断清晰的情况下,北控水务积极投身 “长江大保护”,科学布局,稳健推进。今年上半年,北控水务与中国三峡集团在股权、基金、业务、双平台、研究及产业联盟等6个方面进入全链条实质性合作阶段;在长江沿线城市建立双平台合作模式,开创合作新范式,参与发起成立长江生态环保产业联盟,牵头联合体成功中标湖南省岳阳市中心城区污水系统综合治理工程PPP项目,这个项目是“长江大保护”首批重点实施示范项目之一,为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提供专业服务,这也体现出市场对北控水务运营管控能力的认可。
换挡升级,更加重视发展的质量与效益
随着国家对环境治理效果的重视以及监管的趋严,尤其是今年《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的实施,环保产业进入提质增效和优胜劣汰产业并购活跃期,倒逼企业换挡升级,更加重视高质量发展。北控水务总裁周敏认为,这为具有丰富经验及专业技术、运营能力的公司带来更大发展空间。当然,打铁还需自身硬,企业要先练好内功。
北控水务将2019年确立为“品质质量年”,更加重视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年初明确15项集团级重点任务和两项专项提升,集中解决集团发展中存在的普遍性难题,全面改善经营基本面,夯实发展基础。一方面对轻资产转型进行系统性布局;另一方面从管控、投资、建设、采购、运营等各方面提升交付质量,确保集团基本面高品质持续向好。尤其是增强运营能力,作为轻资产转型的价值核心,从技术支持、标准制定、星级水厂创建、智慧水务提效、人才支撑等各维度进行强化,打造全国性 “标杆水厂”、全国性“标杆水环境项目”,输出适合北控水务的标准化产品和精细化服务,创建北控水务卓越运营品牌。
全面重视公司高质量发展,北控水务扛起国企担当,做好系统性安全和重大事件应急响应。今年江苏天嘉宜公司“3·21”重大爆炸事故发生后,北控水务仅用1天时间恢复生产,在全国范围内迅速调集专家和所需药剂,联合相关技术部门给出目标河段可行性技术方案,累计处理污水42.6万吨。相关部门专门寄来感谢信,对北控水务服务大局、主动作为予以充分肯定。这样的激励,再次为北控水务创建卓越运营品牌输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加强十大能力建设,支撑轻资产战略实施
不同的战略目标需要不同的组织架构、系统能力。北控水务在调整与轻资产相适应的商业模式、组织架构等的同时,也在围绕客户导向、业务思维、结果交付,深入推进落实十大系统(战略、市场、技术、建设、运营、智慧、人力、财金、管控、风控)能力建设,明确了市场、建设、运营、技术等核心系统的发展规划和路径;以标准化为载体,强化投资、建设、运营的业务协同与边界优化;优化业务布局,整合企业资源,提升对主营业务管理的集中度;聚焦经营难点问题,优化经营基本面,强化集团总部专业能力提升,使生产关系与轻资产发展相匹配。
战略决定方向。目标既已明确,北控水务表示,将不忘初心,继续深耕环保主业,坚定实施轻资产战略转型,坚持技术为运营服务,运营为品牌服务,借助轻资产模式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员工、客户、合作伙伴和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张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