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了三年,辛苦了三年,今天终于把污普办的档案也装订完了,苦日子终于熬出头了!”为了装订普查档案忙碌了半个多月的工作人员巩晓亮感叹地说。
6月23日,在河南省舞钢市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办看到,一排排档案盒整齐地摆放在档案柜里,一份份文件和数据资料躺在档案盒里时,听到普查办巩晓亮说了开头的话。
全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于2017年启动,是一次重大的国情调查,每10年开展一次。面对这一综合性、专业性强的工作,河南省舞钢市政府成立了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配置了办公环境。因是生态环境保护基础性工作,河南省舞钢市环保局承担了大量普查任务,从科室里抽调的郭文广和巩晓亮二人成了骨干力量,从始而终,一直坚守在普查岗位上,他们不断地自我鼓励,不停自我学习,虚心向同事们请教,带领第三方机构对辖区3000多家企业逐一过筛,确定普查对象并认真梳理普查对象的基本信息、污染物种类和来源、污染物产生和排放情况、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和运行情况,并不断的进行自我加压,将辖区内企业的基本情况了然于心,以应对普查系统更新频次快、模块变化快的问题。
为确保普查工作质量,保护普查成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郭文广和巩晓亮事事亲力亲为,在入户调查、清查、核查自查阶段克服了种种困难,有序地推进了舞钢市的普查工作。在近段验收期间,需要把所有的普查时的档案按照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移动源及其他污染物分类进行存档,看着堆集如山的档案,郭文广和巩晓亮等头都是大的,毫无头绪。于是,他们对照上级下达的档案装订标准,在舞钢市档案局张志红指导帮助下,装订工作才有序开展。有时因数错、写错,所有档案盒全部拿小刀刮了重写。有时打了三天的工业源档案内部目录,因档案归档方法改变,干了三天的活全部作废,就这样刮了重写,错了重改。有时还需跟档案局无时无刻不在沟通,微信聊天记录都翻不到头,甚至电话上说不清楚时,抱着几盒档案就去找他们一点一点请教。因验收时间定到6月底,时间紧,任务重,两位同志就加班加点,中午叫外卖,晚上11点前没有回过家,争取把工作往前赶。经过连日来辛苦努力,舞钢市污染源普查档案共计整理完成管理类文件14盒,其中永久:25件,30年:86件,10年:30件。污染源类文件280盒,30年:354件。声像实物类资料1盒。在污染源普查档案分类立档整理过程中,舞钢市污普办严格归档标准,做到了立档思路明确、具体材料分类清晰、案卷编排有序、卷宗目录清楚、案本装订整齐、便于调取查找,并进行反复核查,查漏补缺,严格按照要求详细核对,确保了普查档案的完整、合理、有效。
郭文广和巩晓亮与第三方机构从2017年到2020年,从最初的全国每二次污染源普查动员、宣传、培训、清查、普查、录入、汇总、审核等各环节工作,目前,舞钢市已顺利完成污染源普查的全部工作,等待上级普查办验收。舞钢市共普查污染源单位599家,其中工业源273家,生活源行政村190个,生活源锅炉7台,移动源25家,集中式污染处理设施11家,农业源85家,入河(海)排污口8个。全市各类源统计废水排放量295万立方米。废气排放总量为5959073万立方米。
看着一份份普查报表生动记录的污染源真实情况,一盒盒档案承载的污染源普查艰辛工作过程和取得的成果。“下一步我们还要做好普查数据综合利用,形成“舞钢污染源一张图”,为改善环境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生态环境短板做好服务支撑”。舞钢市普查办主任郭文广推了推眼镜认真地说。
通讯员:董晓红
河南省舞钢市全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修成“正果”
2020-06-28 14:51来源: 中国环境新闻网编辑:雪儿
- 下一篇:云南怒江州脱贫攻坚与生态保护实现共赢
- 上一篇:北京移动执法系统实现应查尽查不重不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