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环球视野 > 他山之石 > 正文 >

网络化垃圾管理 捷克99%行政村已实现垃圾分类处理

2018-05-17 11:22来源: 光明日报编辑:小冉
  捷克位于欧洲中部,一向以优美的自然风景闻名于世。这里没有刺鼻的气味,也没有随意堆积的生活垃圾。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五颜六色的分类垃圾回收箱,给单调的乡村街道平添了丰富的生活气息。
  欧洲的垃圾分类优等生
  在乡村垃圾分类方面,捷克近10年间取得的进步尤为突出。记者能够亲身感受到,从捷克的城市到农村,分类垃圾回收箱从无到有,回收品种由少到多,村民对于垃圾分类也由新鲜变成了习惯。在布拉格郊区的苏赫多尔村,各种颜色的分类垃圾回收箱一字排开,从左到右依次为:金属、玻璃、饮料盒、纸张、废旧电器、塑料和衣物织品。官方数据:2016年,捷克人均分类处理垃圾46公斤,仅次于比利时,名列欧盟第二位。其中纸张回收量高达94%,相当于节约了210万棵树木。
  捷克全国城乡目前共设立将近31万个彩色垃圾回收箱,6248个行政村中99%都已实现了垃圾分类处理。捷克农村的目标是,在所有居民住房的100米范围内至少设有一处分类垃圾箱,使垃圾分类更加简单、便利。
  垃圾管理的网络化尝试
  位于捷克东南摩拉维亚的施特博西采村以其出色的垃圾分类处理工作荣获了“2017年捷克最佳生态村庄”的称号。从2012年开始,该村开始进行垃圾分类处理系统管理。每户家庭定期会收到由村政府发放的粘贴有条形码的分类垃圾袋,工作人员每两周上门收集这些分类垃圾,并称重、扫码、录入电脑系统。每户则可上网查到自己家的垃圾重量,可回收垃圾贡献以及相应的回报。回报酬金不仅取决于垃圾的重量,还取决于垃圾分类的认真程度,工作人员会在回收垃圾时上传该户垃圾分类操作信息,并针对性给出专业化提醒和建议,下次每户在分类时会更加准确,垃圾分拣效率更高。
  捷克村庄平均每人每年需要交纳的垃圾处理费用为600克朗,而施特博西采村的人均费用仅为150克朗,这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责任到户的网络化管理。
  做好垃圾回收再利用
  按照欧盟的环境发展战略,未来将限制垃圾填埋数量,尽可能多地进行垃圾回收。2025年可回收垃圾要占全部垃圾的60%,2030年这一比例则将上升到65%。鉴于此,捷克环保部2017年推出了“生活环境”项目,政府将投资20亿克朗,在全国数百个村镇增加分类垃圾箱,建设垃圾分拣和处理场地,同时支持沼气池建设以及危险物垃圾的处理。环保部长布拉贝茨称,捷克的目标是在全国范围内减少632个垃圾填埋场,到2024年将完全禁止可回收垃圾使用垃圾填埋场,并对使用垃圾填埋的收费增加4倍。
  在村民的混合垃圾中,蔬菜、果皮、厨余、树叶等可自然降解的生物垃圾数量最大,占到总数的一半。捷克的村政府除了增加生物垃圾箱的数量外,还专门设立了垃圾回收站,每周定期开放,方便村民倾倒。有些村庄则建立了堆肥站,将这些生物垃圾自然腐烂后产生的堆肥返还给村民,提高农田的生产效率。
  • 新闻推荐
  • 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