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环球视野 > 技术前沿 > 正文 >

太原修补地下管道,路面不“开刀”

2018-05-11 11:51来源: 科技日报编辑:小冉

  4月下旬,滨河东路胜利街段地下雨水管道有一处破损,但是,该路段属于快速路,又是滨河东路与胜利街的交汇处,车流量非常大,如果按照以往开挖道路更换管道的方式予以修复,需要对这个交通节点全面封闭,施工时间较长。5月3日,记者从太原市市政公共设施管理处第一道路排水养护管理所获悉,针对不久前滨河东路部分地段雨水管道破损的情况,太原市首次引入一种非开挖内衬修补的新技术,不用开挖道路,不用更换破损管道,缩短工期提高效率。在交通繁忙地段进行地下管线施工,不需要将路面全面开挖,只需在道路上占据宽1.5米、长10米左右的空间,即可为该道路铺设新的地下管线。

  据太原市政部门介绍,这项新技术名为HDPE浆膜内衬非开挖修复技术,引进与国外,即在原有破损的管道内侧新增一条管道,这条管道位于旧管道的内侧,由新型材料制成,并代替旧管道。由于新管道的材料具有超强的耐酸碱腐蚀功能,注入的特殊浆液固化后还有很高的抗压强度,因此,使用这种新技术修复的管道不仅具有耐腐蚀的功能,还增加了原管道的抗压强度。

    4月27日,滨河东路胜利街段破损管道修复工作全面展开。施工车辆仅占用了滨河东路临近中央绿化带的一条车道。

  太原市第一道排养护所有关负责人说:“目前,这项技术已在北京、广州等地多次试用,效果很好,便于今后在快速路、主干道、繁华商业区等地试用。”整个修复过程没有开挖路面,没有封闭交通,没有使用混凝土、砂石等,路面干净整洁,还没有现场搅拌混凝土、碾轧路面的噪声。

  该负责人介绍,这种修补地下管道的新技术,在管道内壁形成的衬层,设计使用寿命是30年,而且不受季节和温度的影响,对于太原市冬季修补地下管道是一个很好的补充。下一步,该项技术还将用于太原市其他路段地下管道修补工作。

  • 新闻推荐
  • 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