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位于甘、青两省交界处,自然生态系统多样,野生生物资源丰富,是石羊河、黑河、疏勒河三大内陆河的重要水源涵养地,是中国森林生态系统优先保护区和生态服务功能区。
经过一年多生态环境整改整治,目前,中国西北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甘肃张掖段内117项探采矿项目全部关停,原本灰冷的厂区和因开采裸露的地表已经重新披上“绿装”。
以前因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环保问题被查处的张掖市巨龙铁合金有限公司,目前已完成生产车间矿热冶炼烟气排放控制、上料系统扬尘控制、原料堆场扬尘控制等12个方面整改。该公司安全环保部部长孟登斌表示,从开始想不通,到现在积极整改。
在进入祁连山的沿途,记者看到保护区内部分已搬迁的工厂原址,工人正在栽树种草,裸露的地表逐渐“穿上绿装”,初显生机。“真正要与周边生态环境相一致,可能还需要几年时间。”甘肃省张掖市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行动指挥部办公室工作人员杨树林表示。
2017年以来,祁连山自然保护区连续被曝出存在无休止探矿采矿、截流发电、过度放牧、旅游开发项目未批先建等现象,引发社会普遍关注。随后,包括甘肃省3名副省级干部在内,上百人因祁连山生态破坏问题被问责。
自去年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整治以来,保护区内因无序探采矿活动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地表塌陷等问题得到解决,矿区矿点生态环境逐渐治理恢复;水电站生态基流下泄设施和视频监控全面覆盖,保障了河道生态基流足额下泄;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生产经营项目全部退出,核心区农牧民全部搬迁,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张掖段草原基本实现草畜平衡等。
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整治牵涉利益关系多、施工条件差、技术难度大,是一项艰巨、复杂的长期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