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督察·监督 > 正文 >

四川遂宁开“良方”让“病地”转危为安

2023-12-21 16:20来源: 中国环境报编辑:轩瑞雪
       2021年9月,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通报,遂宁新景源生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景源公司)长期以“土壤改良”之名非法处置污泥,严重污染土壤环境。
 
       面对这份通报,遂宁市成立专班、多部门合力协作,强力推动整改,在全市打响了一场生态环境保护“翻身仗”。如今两年过去了,整改效果如何?
 
       开“良方”:“体检”各项指标稳定达标
 
       寒冬时节,草木凋零。遂宁市船山区老池镇书院村的田地里,却是一片翠绿,生机勃勃,工人正忙着为油菜间苗。
 
       看着眼前这片郁郁葱葱的油菜地,遂宁市船山生态环境局局长邓旭东说:“经过两年多的修复治理,目前,场内地表水、土壤、农产品质量均已稳定达标。”
 
       曾经的“病地”是如何转危为安的?遂宁开出了先溯源再整改、应急处置与修复治理并重的“良方”。遂宁市委、市政府根据新景源公司污泥接收台账,组织3个工作组分赴广安、南充、内江等地42家污水处理厂开展污泥溯源工作,精准掌握污泥来源、性质和数量,并先后开展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土壤污染状况详细调查及风险评估。
 
       同时,派驻县级干部24小时现场带班督导,并从公安、住建、生态环境、农业、规划等部门和辖区乡镇抽派干部驻点值守,对开挖、清运、处置、消纳、修复等工作进行闭环管理。2021年12月,所有污泥处置工作完成。
 
       做好污泥应急处置,土壤后期修复治理也很关键。船山区农业农村局委托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编制了《遂宁新景源生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农用地安全利用方案》,并于2022年3月正式实施。
 
       船山区农业农村局土壤及耕地质量提升工作组组长蔡斌介绍,该方案针对风险评估报告提出的问题分类施策,对1.39亩安全利用类农用地采用客土法,换土60厘米进行治理修复;对污染的水塘底泥采取底泥清挖,并进行无害化处理,达到园林绿化标准后,用于城市绿化和园林使用。
 
       “针对深层土壤污染地块采取施用熟石灰进行钝化,并种植油菜、高粱、小麦、大豆等浅根系作物。对酸碱度偏低地块,采用施用熟石灰进行土壤酸碱度调节。”蔡斌介绍。
 
       治理效果如何,还得用数据说话。农用地安全利用方案中明确提出,在安全利用农用地及其他治理区域内建立地表水、土壤效果监测点,进行两年跟踪监测,要求每年定期定点进行监测。
 
       对农产品在大小春作物成熟时进行采样检测,每年监测两次。目前已检测农产品三季,均为合格。“今年秋收的大豆已送至检验中心,待检验结果出来后,我们将综合这两年的监测、检验数据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并针对评估结果,进一步采取相应的措施。”蔡斌说。
 
       治病灶:补齐污泥处理全环节短板
 
       在距离书院村大概17公里的船山区污泥处置厂内,记者看到,一辆运输车开进了污泥储存间将污泥卸载下来,随即一个大抓斗又将污泥抓进储存间上方的料斗中……整个过程有条不紊。
 
       近年来,随着城市不断兴建污水处理厂和配套管网日趋完善,污泥处理压力也随之增大。新景源案件让遂宁更是下定决心要加快补齐污泥处理领域短板,2022年4月,遂宁首座采用“干化+焚烧”生活污泥处置工艺的污泥处置厂——船山区污泥处置厂开工建设,一年后开始设备带负荷调试运行。
 
       “通过干化机把污泥含水量降到20%—30%后,再进行高温焚烧,最后剩下10%的污泥尾渣。”该污泥处置厂分管负责人胡勇明介绍,污泥尾渣可作为路基填料和透水砖添加料,实现二次循环利用。
 
       而焚烧后产生的烟气采用组合法,除尘、除臭、除雾,最后实现达标排放,实现了处置流程的环保。此外,对于污泥处置过程中再次产生的污水,将会在厂内进行预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1排放限值及表4三级排放标准后,通过压力管道排放到高新区工业污水处理厂进行后续处置。
 
       “此工艺实现了污泥稳定化、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同时,整个过程,污泥和外部空间没有接触,也实现了处置流程的安全。”胡勇明补充说。
 
       据了解,截至目前,遂宁市建成投运专业污泥无害化处置厂共3座,设计处理规模500吨/日,其中船山区污泥处置厂处置能力约70吨/日,全市协同污泥处置单位两家,基本能够有效满足市内城镇生活污泥处置需求。
 
       船山区污泥处置厂只是遂宁在不断完善污泥处理设施、提升污泥无害化处理能力的一个缩影。针对新景源案件中暴露出的制度建设上的缺失,以及执行不严、落实不够、监督不力等问题,遂宁举一反三,深挖制度漏洞,制定了《遂宁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管理办法(试行)》,建立起污泥处置产生端、收集端、贮存端、转运端、处置端全链条监管体系,确保监管无盲区。
 
       不仅如此,还建立了7个“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督导工作制度、信访热线全面核查制度、财政专项资金全生命周期监管制度,以及全覆盖“查”、大力度“改”、严执法“管”等制度,切实解决生态环保突出短板问题,坚决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