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新闻 > 正文 >

周口市环保局组织收看央视环保案例专题报道

2018-08-14 09:43来源: 中国环境新闻网编辑:李保明

周口市环保局组织收看央视环保案例专题报道

  按照省、市环境攻坚办相关通知要求,近日,周口市环保局组织收看中央电视台《新闻1+1》栏目播出的《数据都被“污染”,环保怎么攻坚?》案件报道,局全体人员参加回看。
  该片讲述了山西临汾市环保局在全国多起数据造假事件不断被查处而且媒体大量报道相关案例的情况下,仍然为了所谓的空气质量得到“提升” 铤而走险,高频率人为篡改数据,通过堵塞采样头、向监测设备洒水等方式,对临汾市6个国控空气自动监测站实施干扰近百次,导致监测数据严重失真达53次。党中央、国务院三令五申要求保障环境监测数据准确真实,当环保没有达标的时候临汾市环保局不是积极主动去改问题,而是绞尽脑汁去改数字,不是想办法去治理污染,而是千方百计去在那些监测污染数据的仪器上做文章。此种行为属于典型的责任体系和工作机制不健全、思想认识不到位、工作职责不落实、发现问题不警醒、工作严重失察等懒政怠政现象。最终,晋中市榆次区人民法院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对涉案的16人作出了判决并对临汾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进行了约谈。这起案件性质严重、影响恶劣、教训深刻。
  观看结束后,局长方万政要求全体人员要引以为戒、举一反三、认真反思,并提出:一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到环境监测数据的重要意义。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眼睛”,环境监测数据是客观评价环境质量状况、反映污染治理成效、实施环境管理与决策的基本依据,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统一思想,彻底杜绝侥幸心理,以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坚决保护好这双“眼睛”,切实维护好监测数据的科学性和真实性。二是深刻反思加强整改,确保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环保整改既是群众呼声,也是为政担当。坚决杜绝将“整改压力”沦为“造假动力”,坚决杜绝数据造假,污染数据不是敌人,污染才是我们共同的敌人。要把力气下在治理污染上,而不是修改数据上。全市环保系统要以此次收看短片为契机,认真查找工作中的短板和问题,脚踏实地,扎实整改,克服麻痹心理和松懈情绪,全面落实10条最严管控措施,实行最严细的管控、最严格的监督、最严肃的问责、最严厉的处罚,以严之又严、细之又细、实之又实的工作作风,立即行动、狠抓落实,确保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三是深刻汲取造假教训,坚决打击空气质量数据造假违法行为。要深刻汲取山西省临汾市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数据造假的经验教训,强化监测数据管理,切实做到依法监测、科学监测、诚信监测,全面真实客观评价环境质量状况,确保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真实准确。同时,要充分发挥环保职能作用,对干预环境监测数据行为,坚持“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除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外,构成犯罪的,坚决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 新闻推荐
  • 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