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新闻 > 生态创建 > 正文 >

昔日臭水塘如何变身美丽景观?看青岛巧治农村黑臭水体

2022-04-08 14:41来源: 中国环境APP编辑:雪儿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进入四月,青岛胶州市铺集镇谭家埠村村内街侧花草发出新芽,宽阔洁净的大街和极具特色的外墙涂鸦,充满欣欣向荣的气息。不远处位于村东侧的水塘边,更是村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住在附近的村民说,“因为家就在这水沟边上,之前在屋里都能闻到臭味,甚至还想过搬走,现在好了,改成一个小广场,以后吃完饭出来遛遛弯,空气里也闻不到臭味,我们别提有多高兴了。”

  “臭”因、治“臭”水

  谭家埠村位于胶州市铺集镇政府驻地东南5公里,全村有182户,常住人口470余人。村民口中的水塘,曾经是一个让村民避之不及的臭水塘……

  由于村民的生态环保意识淡薄,畜禽养殖粪污、生活污水以及生活垃圾全部排放到谭家埠村东侧的水沟,时间一长就演变成了黑臭水体。到了夏天温度升高,水塘还会散发恶臭,蚊虫也多,丰水期水体会连成一片,水很深也存在安全隐患。

  按照青岛市农村黑臭水体排查工作要求,青岛市生态环境局胶州分局在对谭家埠村周边进行无人机巡查时,排查发现了该黑臭水体。经过调研发现,谭家埠村主要污染问题包括四方面:一是周边养殖户将畜禽粪污露天堆放,污染物随雨水径流流入造成水体污染。二是村庄生活污水未经治理,通过村内沟渠汇入坑塘造成水体污染;三是秸秆、生活垃圾、渣土等堆积,村内垃圾收集转运体系尚未覆盖水体周边。四是水体周边为农田,耕作施用的农药、化肥等随地表径流进入,也可能会造成水体污染。

  打造“统、控、治、管”新模式

  胶州市现有农村黑臭水体28处,为青岛市7个涉农区市数量之最。为探索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的有效途径,胶州市坚持“查治管”一体推进,实施“一处一策”、打出“统、控、治、管”组合拳,走出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的新路子。

  在对谭家埠村水塘主要污染源分析后,胶州市制定了“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的治理技术模式。根据水体功能、污染来源、坑塘岸边状况等,决定对谭家埠东侧三个水体一同开展治理。

  彻底截断污染源头。采取集中拉运方式对村庄生活污水进行治理。通过敷设污水管网,将村庄生活污水统一收集至蓄污池并定期拉运。加强畜禽粪污污染防治,为周边养殖散户配建干粪池和化粪池,镇上的动物检疫站工作人员定期抽查畜禽粪污收集处理设施使用情况,督促养殖粪污日产日清。

  强化内源治理和生态修复。采用环保清淤方式,对水体底泥进行清淤处理;在清除垃圾杂物、淤泥的基础上,种植芦苇、千屈菜、菖蒲等具有观赏性和净化水质的植物;结合地形,整治坑塘岸线,修筑植草砖护坡,种植植被隔离带、设置拦污栅等。

  “前期,政府主要帮着我们村里控源截污。一是加强畜禽粪污环境监管,根据水体沿岸畜禽养殖规模,在养殖户家里建立粪污处置设施,定期抽运粪污防止外溢污染环境;二是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对全村生活污水进行治理。在村西南角建了蓄污池,将厕所污水、厨房污水、洗涤洗漱污水等生活污水一并收集,定期拉运。”谭家埠村支部书记仲新伟介绍说。

  如今,该处黑臭水体经治理后水质达标无异味,周边干净整洁,水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同时,治理工程结合地形为村庄修建了休闲甬道和照明设施。“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就是要让群众有实实在在的幸福感、获得感,我们这种治理思路也得到当地群众的大力支持。”青岛市生态环境分局副局长张璐介绍。

  治理中,胶州市不断创新,探索出一系列治理新模式。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用于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积极组织开展水体周边企事业单位认捐活动;制定农村黑臭水体“健康卡”,建立水体公示牌,明确治理措施、完成时限、治理进程、责任人、联系方式等信息;开展农村黑臭水体“随手拍”,完善社会监督渠道和信息反馈平台,调动群众参与治理工作积极性,确保治理工作让群众满意。

  年底清零 让“黑臭”永清

  据了解,青岛市现有农村黑臭水体82处。2021年,由市生态环境部门联合水务、农业农村、财政等四部门联合印发《青岛市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行动方案》,拉开了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的序幕。7个涉农区市的县域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实施方案均以政府名义印发实施,在全省率先完成方案印发工作,为高质量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青岛市生态环境局生态环境处处长龚振宇介绍,“治理中,我们结合水体现状,确定年度治理水体清单,优先对生态敏感区、试点示范区、‘农整’村庄等所在黑臭水体进行治理。并针对北方地区缺水少雨,农村水体资源化利用以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际需要,综合采取控源截污、清淤疏浚、水体净化等手段,开展治理工作。”

  全市坚持因地制宜、分类实施、统筹推进治理工作。对于在村庄内部且群众反应强烈的水体,着力打造一处适合群众休闲的去处;对于离村庄稍远且离耕地较近的水体,重点保持水体的农溉功能;对于具有行洪防汛功能的水体,则注重水体的清淤疏通,争取用有限的治理资金实现最大的治理实效。

  为及时跟进掌握治理工作进展,青岛市还建立半月调度、每月通报、随机抽检、第三方核查的工作机制。督促相关区市制定农村黑臭水体长效管护办法,明确巡查监管要求,压实工作责任。同时,将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纳入对区(市)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切实传导工作压力,强力推动工作,确保治理工作取得预期成效。截至2021年底,青岛市完成水体治理49处,总投资约3900余万元,全市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在“十四五”取得良好开局。

  2022年,为深入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加快推进“秀水乡村”建设,青岛市决定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提速增效行动,明确2022年年底前完成全市现有82处农村黑臭水体的治理。同时,开展第二轮全市农村黑臭水体排查工作,对新发现的农村黑臭水体实施动态管控,明确治理计划并限期治理。作者:王诺 邓佐轩 李祎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