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新闻 > 绿色产业 > 正文 >

昔日“卖炭翁”变身景区“股东”

2021-12-01 15:12来源: 中国环境报第7版编辑:雪儿

  “12间客房全都满了,不提前预订根本住不上。今年国庆小长假期间,北京市门头沟妙峰山镇炭厂村村民张福长的农家乐小院里异常热闹。这个祖祖辈辈以烧炭为生的小山村,在明清时期专门以生产皇宫取暖用的木炭为业,如今依托生态旅游走上了致富路。

  生态工程也是民生工程,好风景变成好钱景

  我们村不大,但是炭窑却有47个。村党支部书记邢卫兵介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当地禁止砍伐树木,炭厂村烧炭业逐步退出,转向大农业。上世纪80年代,村里又开始了由大农业向林果业的第二次产业转型。然而,两次转型都没有带领山村致富。

  2007年前后,炭厂村把目光转向了旅游业,从村西的一处荒沟起步,打造神泉峡风景区。随后,一场以炭厂沟为核心的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铺开,通过维修塘坝,修建雨洪工程,增加了水资源的可用量,也营造起水景观,结合村镇排水沟工程和污水处理设施,改善乡村水环境状况,美化村镇。

  曾经的荒沟,变成了集观光采摘、吃农家饭、住农家屋、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生态旅游宝地,也为村民提供了果林管护、保洁、旅游接待等就业岗位。

  村民们开玩笑说:我们这些过去的卖炭翁,现在变成国家3A级景区的股东了。

  同样受益于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还有北京市怀柔区长哨营满族乡西沟村。村子坐落于一条狭长的山谷里,三面环山,村后就是西沟水库,长期饱受水土流失困扰。一下大雨,就有大量泥土被冲下来,连泥带汤灌进水库和村子。村支部书记彭明坤说。

  2019年,这里启动了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项目,不仅对山体坡面进行生态修复,建设蓄洪道,还对污水、垃圾、厕所、沟道和面源污染开展五同步治理,防控点源面源污染,开展溯源治污。

  山变成了景点,村变成了景区。好环境带动了村子民俗旅游业的发展,现在全村有40多户民俗户。彭明坤说,我们还建设了草莓和中草药种植基地,下一步,还打算把村内的排洪沟打造成景观通道。

  小流域建设不仅是生态工程,也是民生工程。它是要解决山区老百姓最关心、最迫切、最直接的生产生活问题。北京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京冀联手,深入推动小流域建设

  北京的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可以追溯到2003年。与彼时传统的治理水土流失不同,这项建设以水源保护为核心,不仅要保持水土,还要开展溯源治污。

  我们因地制宜,通过构筑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3道防线,综合运用21项措施,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北京市水土保持工作总站高级工程师刘佳璇介绍,小流域根据3道防线划分为3个区域。

  深山、远山被设为生态修复区,建立养山机制,封育保护,防止人为破坏;生态治理区则加大污染防控力度,调整产业结构,开展保护性耕作,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治理污水、垃圾和改厕;生态保护区则设河滨带、库滨带,发挥植物的水质净化功能,恢复湿地,维系河道及湖库周边的生态系统,以水质提升、生态改善为主。

  不仅如此,为了解决上游流域治理问题,京冀两地还开展了源头联手护水行动。

  在北京资金支持下,我们实施了密云水库上游丰宁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通过山地绿化、沟道拦淤、川地节水等措施,有效控制水土流失,保障了密云水库水质。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水务局水土保持股股长丁明星说。

  在规划设计上,2014年,京冀两地联合编制密云水库上游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规划,2016年,津冀开始探索建立滦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设立引滦入津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资金。

  随着生态环境治理的深入推进,京津冀合作模式逐步走向深入,从资金支持、技术服务延伸到长效协作机制上来。

  201811月,京冀共同签订协议,两地生态环境部门按月组织联合监测,开展断面考核,北京市根据入境水质水量,进行生态补偿。目前,北京已累计向河北省张家口、承德两市拨付9.5亿元生态保护补偿金,用于支持潮白河流域开展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和水资源保护。数据表明,3年来,潮白河流域入境水量达到9.4亿立方米,入境水质保持稳定,生态保护补偿取得阶段性成效。

  科技赋能,引领水土保持监管多元化

  流域生态变好了,如何守住建设成果?从2013年开始,北京市利用高分遥感技术,较早在全国开展生产建设项目遥感监管工作,在全市范围内,运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进行区域监管与生产建设项目监管。

  同时,从2018年开始,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结合野外复核和调查、模型计算、统计分析等手段,监测北京市域水土流失面积、强度和分布,绘制北京市土壤侵蚀强度分布图,全面掌握水土流失动态变化情况。

  20214月,北京还出台了全国首个水土保持遥感监管地方标准,从遥感数据源、技术流程与方法、成果要求等环节入手,对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遥感信息应用进行了规范,为水土流失详查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最新的监测数据显示,2020年,北京市水土流失面积为2085.7平方公里,与2011年第一次水利普查结果相比,2020年全市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1116平方公里,相当于北京市总面积的7%,水土流失实现面积和强度双下降

  守护绿水青山,换来金山银山。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带动了京郊乡村实现生态修复、产业振兴、增收致富等多领域蝶变,成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场。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北京市1085条小流域中,已建成466条生态清洁小流域。其中,密云水库上游(北京境内)179条小流域,计划于2022年底全部达到生态清洁小流域标准。作者:夏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