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环保人物 > 正文 >

杜少中:用好新媒体 引导更多公众参与美丽中国建设

2018-06-30 18:11来源: 人民日报编辑:杨泽帆
  最近,杜少中时常在微信朋友圈里晒荷花。他特别欣赏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格,喜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景象。多个角度的荷花照片引人入胜,不过,他自己并不满意,“要是能下水,说不定会拍得好点。”
  杜少中是北京市环保局原副局长、中国环境记协环保新媒体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十大官员微博之一“巴松狼王”博主,拥有470万粉丝。他曾被评为绿色中国年度人物,获得过中华宝钢环境奖。2012年退休后,杜少中一直没闲着,仍旧活跃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
  “新媒体是环保科普的好平台,要用好新媒体,引导更多公众参与美丽中国建设。”杜少中认为,建设美丽中国,需要更多的行动派。
  持之以恒倡导环境共治共享
  2000年,杜少中到北京环保局工作,从此和环保结下不解之缘。从组织环保有奖举报,到倡导“为了首都多一个蓝天,少开一天车”,从以步代车,到开通政务微博,他身体力行,一直致力于推动公众参与环保。
  2012年退休后,杜少中担任了北京市环境交易所董事长,两年后又被聘为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公共事务研究院健康与环境传播研究所所长、北京理工大学兼职教授。
  “不仅自己要参与环保,更要传播环保,让更多的公众参与环保。”杜少中持之以恒地为环保大声疾呼,倡导环境共治共享理念。
  退休后,有人以为他离开了环保圈,不用再“秀”了,他却将环保习惯一直坚持下来,出行时能坐公交就坐公交。怕出门忘带公交卡,他干脆在每个背包里都放了一张。
  去年年初,京津冀等一些地区陷入严重雾霾。为此,杜少中被儿子“约谈”了半个小时。儿子想让父亲这个老环保人、新媒体人多说点话,回应网络上那些流传颇广却不科学的传言、谣言。随后,杜少中通过参加市政府领导和媒体、市民代表的座谈会以及发微博等方式,表明了自己的观点。他觉得,针对雾霾等公众关心的环保问题,一方面要坚持不懈地治理,另一方面要加强科普,“比如,可以在电视台开一个常设栏目,把所有相关问题拿出来,专家、公众一起谈,识别网络谣言,传播环保知识。”
  杜少中的微博名字是“巴松狼王”,他的QQ也用这个名字。很多人奇怪,杜少中的形象怎么也跟“狼王”贴不上边啊?
  杜少中向记者讲述了这个名字的来历:巴松措是西藏的一个湖泊,环境优美。而狼这种动物聪明、执着,对环境要求很高,狼性意味着韧性和爆发力。“作为环保工作者,希望环境像巴松措湖水一样洁净,也希望我们有狼一样的精神,与破坏环境的行为抗争。”杜少中说。
  他的微博主题非常鲜明,就是环保。杜少中为保护环境和一些人较劲的故事有很多。有的网友一开始与“巴松狼王”有过激烈的冲突,但最后和杜少中成为要好的朋友。
  “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
  “每个人从早上睁开眼都有4件事:衣食住行,样样离不开能源消耗,样样都有污染物排放,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杜少中说,很多人意识到了污染的危害,却不清楚污染是怎么来的、个人有没有责任。其实,一个很小的排放数字,乘以13亿多,都是一个很大的量。所以人人都需要积极参与环保,采取绿色生活方式。
  去年一年,杜少中飞行了7万多公里。作为一个高碳排放者,他在北京市环境交易所购买了10吨碳排放指标,用来“中和”自己的碳排放量。在日常生活中,他坚持绿色出行,有个“3、5、10”原则:3公里以内走路,3—5公里距离骑车,5—10公里距离乘坐公交,10公里以上的距离才考虑驾车或者其他方式。
  杜少中说,环保事业发展程度取决于公众参与程度,公众参与程度越深,环境质量提升得越快。他呼吁畅通公众参与环保的渠道,包括公众监督、建言献策、参与防治等,使每个人在工作以及日常生活中,注重环保和低碳,改变生活方式、消费模式。
  “一个人的职业生涯是有限的,但参与环境保护的机会是没有限制的。愿意和大家一起为碧水蓝天、美丽中国持续努力。”杜少中在微博上这样写道。(人民日报记者 寇江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