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环保人物 > 正文 >

刘保献:十余年青春献给了百万个监测数据

2019-08-27 17:31来源: 中国环境网编辑:南筏

                                    

 

                                                 刘保献在开展PM2.5监测。

 

    在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的主楼里,悬挂着一幅特殊的日历图。它浓缩了北京市2013年-2018年6年间的PM2.5平均变化,也记载了一个人的青春岁月。他就是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副主任刘保献。
    数据虽平凡,却是环境决策的依据
    2012年,我国针对PM2.5来源解析的相关领域尚处空白。为了给控制大气污染提供可行的技术方案,年轻的刘保献主动承担了这一任务。但PM2.5来源复杂,刘保献和团队之前并没有接触过相关研究。 PM2.5的成分到底是什么,用什么仪器来采集,一个个问题纷至沓来,研究一度陷入困局。
    困顿中的刘保献想起了2008年入行时听过的一句话,“一个数据虽然平凡,但它却是无数重大环境决策的依据。”当年,他能放弃原本化学专业的研究方向,报考监测中心,不就是想为这片蓝天做些贡献吗?
    没有痛苦,历史就不可能向前迈进一步。刘保献扛起责任,带领团队对各类污染源展开大量实验。一年时间,放置、采集上万张滤膜。在刘保献的带领下,团队在全国环境监测系统率先研发了PM2.5中200余种化合物的监测方法。
这为北京市在全国率先发布PM2.5来源解析结果做出了重大贡献,支持了《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及《2018年北京蓝天保卫战行动计划》的措施制定。
    监测要惠及北京,更要走向世界
    2012年前,北京市的整个监测体系只有三十几个点位,执法队员只能满街转着查污染,北京需要建立一套高密度的监测网络。但传统的监测点位造价高昂,建设涵盖全市三百多个街道乡镇的高密度监测网络,需要投入大量资金。
    为了节约成本,就需要价格便宜、性能达标的微型传感器。为此,团队开展了研发工作,申请了几十项专利。后续的安装也不轻松。“我们经常凌晨一两点刚把设备安装完,五六点钟又爬起来去另外一个点。还年轻,拼一把。”刘保献说。
    2015年至今,监测中心在北京共布设1300多个低成本、小型化、高密度的监测传感设备。精准识别500米×500米网格内不同时段空气质量的变化趋势。相关技术直接应用到京津冀地区3000余个热点网格,为精准化环境执法督察提供了有力支撑。
2017年12月,受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邀请,北京市代表团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总部参加了“科学-政策-商业”论坛,刘保献作为代表团成员,参加了专题研讨。
    站在内罗毕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总部,刘保献就北京环境监测网络的开发和应用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低廉的成本、便捷的安装,使得在欠发达地区推广环境监测网络成为可能,得到与会专家的高度赞扬。
    2018年,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从2013年90微克/立方米降到51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等主要污染物,年均浓度均显著下降。刘保献指着日历图说,“从这幅图可以看出,北京市重污染天数从2013年的58天,减少到2018年的15天,六年间减少43天,重污染发生率明显降低。”
    随重污染天数逐年减少,刘保献也把青春献给了十余年里的百万个监测数据。(张雪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