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环保人物 > 正文 >

鄱阳湖的候鸟“守护者”

2019-10-23 11:22来源: 中国环境报编辑:南筏

 

 

                                                王小龙正在观察候鸟活动情况。

  “鄱湖鸟,知多少,飞时遮尽云和月,落时不见湖边草。”

  珍禽候鸟在鄱阳湖广阔湖面上展现的“天鹅湖”“鹤长城”壮美景象让人向往不已。对王小龙来说,这一幕再熟悉不过了。

  1965年出生于鄱阳湖畔的王小龙,部队退役后分配到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吴城保护站,成为一名候鸟守护者,至今已有33个年头。

  每年10月至翌年3月,鄱阳湖水落滩出,水草野花飘香,大批来自内蒙古大草原、东北沼泽和西伯利亚荒野的珍禽候鸟飞临鄱阳湖越冬。湖面鹤鸟展翅起舞,天鹅引颈高鸣,雁鸭踏波击浪,在湖区环境日益好转的今天,这样的景象越来越多见。

  候鸟来临的季节,也是王小龙最为忙碌的季节。每年这个时候,王小龙早上5点就从温暖的被窝爬起来,风雨无阻,攀登上吴城古镇的最高点——一座20多米高的瞭望塔,用望远镜观察鸟类栖息环境,掌握水鸟的种类、数量及分布情况,日复一日地记录候鸟日志。

  为更翔实地记录一些候鸟的生活规律,有时候天没亮他就下到湖区,越洲涉水,艰难地行走在湖滩草地上,记录鸟儿们的来来往往,保护珍禽候鸟安全越冬。口渴了,喝口凉开水;饿了,啃上几个馒头;累了,就在草地上躺一会儿。一次,他不慎滑进烂泥坑中,当放牧的农民赶到时,他已经昏迷不醒。

  王小龙怀着对大自然的关爱,忠实呵护珍禽候鸟,在坚守湖区一线的33年时间里,他以舍家为湖的精神和不忘初心的执着,守护着鄱阳湖的良好湿地生态,成为远近闻名的候鸟“守护神”。

  鸟儿多了,不法分子便把贪婪的目光移向了这里。王小龙回忆起1992年冬天的一个凌晨,他发现有人偷猎,立即向警方报案,当场查获17艘涉案船只,并抓获34名涉案犯罪嫌疑人,收缴国家二级保护珍禽白额雁385只,由此侦破了一起捕杀、供销、贩运一条龙的重大盗猎案件。

  “现在政府加大了保护力度,偷猎候鸟的行为越来越少。”王小龙说。看到候鸟自由自在地在湖里嬉戏,没有人去干扰它们,是他最高兴、最快乐的时候。

  在打击违法捕鸟中,王小龙总是冲在最前面。也曾有人指着王小龙的脊梁骂他,甚至扬言要“捅他几下”。亲朋好友怕他得罪人,纷纷劝他少管闲事。可“倔强”的王小龙丝毫不能容忍违法捕鸟行为。他说:“只要是为了保护鄱阳湖生态环境,做对了,就是捅了马蜂窝,也要干到底,而且越干越有劲。”

  光靠现场堵是难以从源头上阻止犯罪行为的。因此,王小龙怀里总揣着自然保护区法律法规,深入湖区的村庄、社区和学校,挨家挨户、上船登艇,向村民和渔民们宣讲保护知识,让保护生态的观念深入人心。

  国际鹤类基金会主席阿基博一行曾经来到鄱阳湖自然保护区考察鄱阳湖鸟类。“当他们看到有近2000只鸟类‘活化石’之称的白鹤,十分激动。”王小龙介绍,阿基博说江西为鄱阳湖候鸟保护做了大量工作,这是江西的骄傲。

  王小龙全身心地投入到候鸟保护工作,离不开家人的支持。然而,对于家人,王小龙却满怀愧疚,他说:“长时间不在家,孩子读书、成长等方面,我几乎没有尽到过父亲的责任,老父亲生病我也不在身边,家里的所有事都是妻子在操劳,多亏了她的支持。”

  “自从踏进鄱阳湖保护区那一刻起,我就对鄱阳湖不离不弃,一直守护着鄱阳湖、一直把越冬的白鹤等鸟儿当作自己的亲人来对待,甚至晚上做梦,梦里都是这些鸟儿。保护好鄱阳湖、保护好鄱阳湖里的鸟儿,是我义不容辞的职责。”王小龙表示,这条路还是会一直坚持走下去。(邓群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