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上午参加了由中国环境记协与媒商实验室联合主办的“疫情防控·环境健康传播”云端茶座。疫情以来,参加类似网络会议有几次了。现在很多机构都推崇这种会议方式,很多互联网应用较多的公司,甚至大量采用了网上办公。乍一看,这似乎只是疫情期间的权宜之计,疫情过去还要一切如常。
比如前两天,一个网络会议主持人在会议结束的时候说,期盼疫情早日结束,大家还能像往常一样,来现场面对面开会。作为早日战胜疫情一种愿望,这无疑是个很好的表态。
但仔细一想,疫情过去能见面了,是不是网络会议就不开了呢?我看真可以不这么想。我国已经是网络大国,目标是建设网络强国,网络强国为什么还要让那么多人每天为开会跑来跑去呢?网络会议为什么不能从特殊时期临时措施,变为正常情况下的新常态呢?或许可以会议网络化为突破口,促进网络时代办公方式来一场革命。
仔细想想我们的日常工作生活,除了用手的各种操作,就是各种协调开会。5G来了,网络还解决不了开会的需要吗?如果网络可以把我们每天要开的各种大小会议都解决了,那网络还有什么解决不了的吗?
网络会议可以是小型的,也可以是大型的,但无论大小,好处都是同样的。
从会议组织方来看,首先,可以把参会人员吃住行等方面费用减少到最低限度,无论机关还是企业都可以节约大量行政开支。其次,还可以精减送往迎来等繁重接待工作,更好地提高效率,避免由会议带来的交通拥堵等会议病,让城市管理更从容。
从参会人员角度看,省去了跑路开会的大量时间,增加了办实事的时间,少坐飞机、车船、汽车等,让这些社会资源得以更好地发挥出应有的效能。同时,还可以减少各种环境压力。这都是过去人们的梦想,今天条件有了,为什么不早点让它成为现实呢?
跟传统的会议形式比,网络会议内容设置可以更丰富。传统会议大家集中在一个会议空间,最多是可以用屏幕做各种演示,而网络会议可以设置更多的场景。参会人员分散在四面八方,每个参与端都可以向大家展示各具特色的场景,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个网络会议都可以开成现场会。
更多场景参与进来,会议开得更鲜活,会议质量也会有很大提升,效果更好。特别是可以发挥网络覆盖率高的优势,会议一竿子插到最基层,让所有与内容相关的人都参与进来,这对于统一思想、统一行动是非常有益的。
不管疫情是不是过去了,网络会议、网络办公,不应是一个应急措施,更不是一个点缀,而是一个新的标志性时代,热切地期盼它早日到来!
(作者系全国环境新媒体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环境记协资深评论员)
杜少中:云端茶座的感悟
2020-04-17 14:44来源: 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编辑:雪儿
- 下一篇:张阿虎:“案件没侦破,我肯定睡不好觉”
- 上一篇:“拼命三娘”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