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态环保 > 碧水 > 正文 >

黑臭水环境治理日常监管中还存在不足

2018-08-06 13:55来源: 人民网编辑:姜雪

今年5月,生态环境部会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组成的2018年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环境保护专项行动督查组在武汉督查时,发现黄孝河明渠和巡司河(洪山段)两个黑臭水体未消除黑臭,向全国进行了通报。总体来讲,武汉在治理黑臭水体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当前进入黑臭水体治理的攻坚期,要全面消灭黑臭水体,目前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行动和目标不匹配。按照 “水十条”要求,2017年年底前,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按照武汉市的目标,2017年城市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但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武汉的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既没有达到“国标”,也没有达到“市标”。

二是管理和治理不贯穿。武汉将黑臭水体整治作为“四水共治”的重要内容,开展了黑臭水体的综合整治。但从这次黑臭水体整治督查情况来看,武汉在水环境治理日常监管中还存在不足之处。

三是主导和参与不协调。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政府、企业、公众要各尽其责,共同发力。但这么多年过去了,黄孝河和巡司河黑臭依旧。因此,要解决黑臭水体的问题,仅依靠政府发力仍是不够的,必须推动各方面各层面积极参与。

为全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在军运会(即将于2019年10月举办的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前消除黑臭水体,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三点建议:

第一,短期达成目标,长期综合整治,长短期相结合,二者不可偏废。黑臭水体综合整治是一个长期战役,需要久久为功,但黑臭水体在军运会前消除达标是必须短期完成的硬任务。因此,建议政府在综合整治黑臭水体的大背景下,要按照整治目标优先达标整治。即利用物理、生物、工程手段等技术方法,在目标时间内基本完成消除黄孝河和巡司河等黑臭水体的黑臭目标。

第二,综合整治为蓝图,监管为覆盖,监管贯穿治理,二者不可分割。政府要加强黑臭水体的日常监管和维护,将监管和维护贯穿于整个综合整治中,不能以综合整治代替日常监管。除了加强这些措施手段外,还需要保障日常维护执行的人力、设备、经费,把问题清单落实在最基层的监管行动中。更重要的是,要将治理从上到下的外在问责压力逐步转化为各级党委政府自觉监管的内在动力,形成长效治理机制。

第三,政府发挥主导作用,重视全民共治,通过信息公开,鼓励各方参与。地方党委政府作为治理黑臭水体的第一责任人,发挥主导作用毋庸置疑,但是黑臭水体究其本质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合力共创全民共治黑臭水体的新局面。(责编:雪儿)

组在 ���E�t��质大队的协助下,还曾集体前往密怀顺地区,对这一地区的主要地下水污染源进行了现场调研。

 

调研人员前往密云区污水处理厂及其排水河道——潮白河进行了现场调研,对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污水排放方式及排放量、排污河道采取的生态保护措施等进行了详细了解,并对潮白河河水和污水处理厂排出的水分别采集了水样进行室内检测。通过调研了解到,目前密云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后产生的再生水都排入潮白河,作为生态景观用水使用。调研人员随后前往潮白河沿岸的地下水监测井进行调研,了解到河道沿岸局部地区的浅层地下水存在硝酸盐氮轻微超标现象,可见潮白河河水对于沿岸地下水水质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雁栖工业开发区位于怀柔区,包括北京雁栖工业开发区、经纬园、凤翔园3个园区,总占地面积达到40km2,主要产业类型为食品、印刷、电子信息、制药等。其企业产生的工业废水全部集中到怀柔污水处理厂处理。调研人员对怀柔污水处理厂及其排水河道——怀河进行了现场调研,并对怀河河水和污水处理厂排出的水分别采集了水样进行室内检测。通过调研了解到,目前怀柔区污水处理厂最大污水处理能力为4500m3/d,其处理后的再生水全部排入怀河。怀河河道中未见橡胶坝等水生态保护措施,根据怀河沿岸布设的地下水监测井的长期监测结果,目前沿岸地下水尚未出现水质超标现象。

调研人员还了解到,怀河河道中的主要岩性为砂卵砾石,地下水补给条件良好,适宜作为怀柔地区的地下水回补通道。然而在枯水期怀河河道干涸时,存在周边居民将生活垃圾倾倒在河道的现象。因此,若通过怀河河道对地下水进行回补,应先清理河道中的生活垃圾,同时对河道底泥进行取样检测,确保回补水不会对地下水造成二次污染;或采取地下水回灌井的方式进行地下水回补。

通过调研初步了解重点研究区地下水状况

通过现场调研,课题组对通州区、密怀顺平原区两个重点研究区的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能力和污染源分布等信息有了初步的了解,为下一步在重点研究区开展研究工作做好了前期铺垫。其中,通州区的地下水污染以农业面源污染为主,局部地区存在氨氮、硝酸盐氮等污染物超标现象;密怀顺地区的地下水污染以排污河道线状污染为主,局部地区存在硝酸盐氮超标现象;两个重点研究区均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地下水监测网络,具有较好的地下水监测能力。

课题组下一步将针对重点研究区的工业园区、排污河道、农业面源等展开全面的污染源调查。同时,在收集已有监测资料的基础上开展地下水污染现状调查,掌握区域内的地下水污染特征和分布情况,为课题顺利完成研究任务打好基础。针对密怀顺地区的地下水回补问题,课题组将采用GIS空间分析、地下水数值模型等手段,对密怀顺地区的回补适宜性和回补风险进行计算和评估,在此基础上提出这一地区的地下水回补建议。(责编:雪儿)

  • 新闻推荐
  • 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