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态环保 > 蓝天 > 正文 >

麻山药种植的“绿色”追求

2019-02-21 15:51来源: 大众日报编辑:雪儿

高唐县赵寨子镇绿色佳园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200亩麻山药不愁卖。2月17日,当记者赶到该合作社时,工人们正清理着仓库内为数不多的麻山药。

  张宪贵在河北蠡县打工时,听说当地种植的麻山药十分畅销。于是,他便跑到当地的麻山药种植基地进行学习。后来,他在自家地里试种了一亩麻山药,并成功在河北蠡县的麻山药批发市场售出。

  找到了合适的销售渠道,张宪贵便在老家北街村种起了麻山药,且“雪球”越滚越大,最终成为当地有名的麻山药种植大户。“我的麻山药要是能够贴上‘绿色’的标签,会不会就能打通更高端的市场呢?”2015年,正值聊城市大力倡导生产绿色农产品。已经成功将麻山药销路拓宽至河北、四川等地的张宪贵,在当地政府及农业专家团队的帮助下,开始向绿色农产品标准靠拢。最终,经省农科院检验,张宪贵种植的麻山药成功拿到了“绿色身份证”。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2016年,张宪贵与山东一电商平台合作,购买了其高清监控设备,并与该平台实时分享基地内各项监控数据。此外,张宪贵还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并定制了一批印有“星屿”商标的包装箱,通过扫描包装箱上的二维码,消费者即可追溯麻山药的种植情况。

  “我的麻山药达到了高端的标准,却依旧游走在低端的市场。”在合作社的农业残留检测室,桌上的打码器等设备已经蒙上了尘土。原来,与张宪贵合作的电商平台并未实现他的品牌梦。“我也尝试着与大型商超取得联系,但都没有谈成合作。现在,我们装箱的麻山药,也只是在县城里的一些小果蔬商店里卖。10斤一箱,每箱卖50块钱。”

  虽然种植成本高,但张宪贵坚持绿色标准化种植的决心始终不渝。“麻山药是受人青睐的食药兼用作物。只要品质没问题,肯定会等来大市场。”张宪贵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8年11月,绿色佳园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成功获得“聊·胜一筹!”品牌标识授权。2019年,也将会有几家制药厂前来洽谈合作。

  “绿色农产品要比普通农产品成本高,且进入商场、超市的量少货精,这在一般老百姓看来,不如直接走批发来的划算。但是从长远来看,绿色农产品的市场前景更加广阔。”张宪贵坦言,今年新增的200亩地,他依然会坚持绿色标准化种植。“以前不知道怎么种,有两年绝产过。现在知道怎么种了,就是按绿色标准种也产生效益了。我今年在地里再用上水肥一体化,每亩应该比现在挣的更多。”

  • 新闻推荐
  • 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