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记者之家 > 传播年会 > 正文 >

码头豆腐有了新家,名吃与环保不再是冤家

2020-05-14 15:51来源: 中国环境新闻网编辑:李保明
  在河南新乡市生态环境局卫辉分局的一次办公会上,几位参会领导正在研究一个老大难问题。
  “做豆腐可以,但必须杜绝环境污染!”
  “就目前现状,做豆腐烧的全是柴禾,生产排水也是五花八门,随处排放,确实不好管理。”
  “有的一家人全靠此维持生计,一旦强行关停,就会出现各种社会问题。”
  “我们得想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既要传承百年豆腐文化,也要让天蓝河清。”
  ……
  大家莫衷一是。你一言,我一语,努力在探寻一种让百年码头豆腐能够生存发展的好路子。
  原来,座落在卫河两岸的城郊乡北码头、南码头、东码头、王庄四个村庄,有200多家豆腐手工作坊,千百年来世代相传。以前,码头的豆腐随着旁边的古老运河远销四周各地,逐渐成为当地的名吃,其色鲜、味美、松软、甘甜特点成为该食品的一大特色,而豆腐皮更是当地餐饮中的一大知名菜肴。
  2015年7月,北码头豆腐还被列为卫辉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然而,200多家豆腐手工作坊如今还是沿用的传统柴烧燃料,产生的浆水随意排放,一家一坊,各自为战。农民把建筑材料剩下的建筑板、密度板边角料, 用来烧火做豆腐,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和烟尘,环保要求全部不达标。豆腐名吃和环境保护成了一对不可调和的冤家,这个问题难坏了新乡市生态环境局卫辉分局的同志们。
  牵线搭桥做媒妁
  面对经济效益低、环保压力重、管理难度大等多种问题的日益凸显,古老的传统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发展。要想改变现有的作坊式生产模式,必须按照“创新、协调、绿色、改革、共享”发展理念,对这些零星的小作坊进行规划,升级,改造。2019年10月,新乡市生态环境局卫辉分局一方面协调城郊乡政府多次深入群众进行调查研究,及时向卫辉市委市政府汇报调研情况,取得市、乡两级部门的支持,另一方面,组织工作人员到豆腐生产作坊进行入户宣传,不仅使农户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而且还使其认识到当前的美丽乡村规划和大运河文化保护带建设的发展趋势。通过宣传发动,100%的农户都期盼改善人居环境,希望杜绝柴烧作坊排烟排污水的现状,90%的豆腐作坊户也都愿意通过改造升级用上新的能源,尝试新的生产方式。
  有了前期的调查准备工作,新乡市生态环境局卫辉分局决定用天然气代替柴烧的办法对豆腐作坊进行改造,并通过让部分群众试验,得到了满意的效果。统一了用天然气生产豆腐的思想后,卫辉分局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根据中央提出的“三大改革五大合作”要求,把这些作坊集中起来,谋划建设一个卫辉市码头豆腐文化产业园,在继承传统豆腐文化的基础上,按照现代化的生产技术、运作模式进行统一管理,确保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现实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这一建议立即得到了市、乡、村各级部门和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2020年3月份,卫辉市码头豆腐文化产业园开始公开招标,规划占地面积90.09亩,码头豆腐产业的升级改造迎来了新的曙光。
  尽心尽力搞服务
  2020年开春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受到了很大制约,在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的大背景下,为加快推进城郊乡豆腐文化产业园建设步伐,卫辉分局李艳军局长带领相关局班子成员,与城郊乡领导现场规划设计,对产业园的文化建设、污水排放处理、投产后的管理模式等提出了合理化建议,要求城郊乡把环保作为园区发展的第一生命线,坚持高起点定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规划建设污水、垃圾集中处理等污染治理设施,加大存在问题的整改力度,努力把豆腐文化产业园区打造成环境良好的生态型产业基地。
  为给豆腐产业园区提供上门服务,新乡市生态环境局卫辉分局推行“线对线”专家会诊,由分局总工程师闫观玲牵头联系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环境监测站等相关科室业务骨干成立的服务团队,以主动上门模式开展豆腐产业园区项目建设现场体检和治理,并实行24小时随叫随到的“保姆式”服务,加强日常巡查管理。对可能存在的环境问题进行提前预判,抓早抓小,防患于未然,有效推动绿色园区的建设和管理。
  4月2日,新乡市委书记张国伟组织新乡市各县区一把手来卫辉市码头豆腐文化产业园建设工地现场观摩指导工作,对码头豆腐生产经营按照党支部领导、群众入股、企业化运作、合作社经营这种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
  天蓝水清奔小康
  一座现代化的豆腐文化产业园正在古老的卫河岸边拔地而起。卫辉市码头豆腐文化产业园一期工程占地面积57亩,预计6个月完工投产,包含展览厅、冷库、加工车间、污水处理设备等园区除了生产豆腐、豆腐皮以外,还能加工豆腐串、豆腐干、豆腐丝、粉皮等其它豆制品,拓展了产业链条,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园区建成后,通过整合,原来的传统小作坊生产转变为“合作社+村集体+贫困户”企业运作模式。合作社统一办证,统一管理,科学规划,打造当地百年文化传承豆制品品牌,搭建电商平台,让豆腐特产通过线上线下两条商道走出卫辉,走进千家万户的餐桌上。创业园运行后,不仅解决了几百人就业问题,还让贫困户能够永久脱贫,齐心协力共奔小康之路。
  东码头村一位姓龚的豆腐专业户说:“我们盼望着产业园尽快竣工投产,小康路上不能老想着挣钱,还要打造好我们的绿色家园。”这位豆腐专业户的想法正是卫辉分局环保工作者的心愿,也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卫辉市码头豆腐文化产业园建成后,百年传承的码头豆腐将会在古老的卫河岸边更加焕发出新的姿态。通讯员:梁栋、熊丽萍
  • 新闻推荐
  • 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