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记者之家 > 传播年会 > 正文 >

新购柴油车排放超标怎么办?

2021-02-09 16:38来源: 中国环境报编辑:雪儿

  沿海某市12345热线电话近日连续接到多名车主投诉。车主反映,新购置的柴油车竟然检测尾气不合格,面临着无法登记注册的窘境。
  了解车主的诉求后,该市机动车排污监管部门对新注册登记车辆尾气检测情况进行了梳理,发现自2019年11月1日实行该项制度以来,就有1000余辆柴油车尾气检测不合格。不合格项基本都是氮氧化物,且检测结果超过限值较多。进一步分析发现,检测合格的车辆氮氧化物排放值也比较高。虽然该市每年花费大量资金用于用车排放监管和老旧机动车淘汰,但新注册登记车辆保有量急剧增加且排放值超标,致使机动车污染排放贡献率依旧逐年增高。
  该市早在2019年7月1日起就开始实施轻型机动车国六排放标准,达到我国目前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最为严格的标准。在氮氧化物排放控制方面,使用SCR系统以后,氮氧化物基本可以做到零排放。为什么在这样的情况下仍然出现新购车辆排放超标?应该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加强汽车企业生产主体责任意识。汽车企业作为生产者,不能坐等问题出现再去想办法解决,而是要从源头管理抓起,严把质量关。严禁为了控制成本而降低尾气处理装置的质量,杜绝排放不合格车辆出厂。目前新生产车辆投放市场前,需按照标准逐车进行排放检测,但检测由车企自行开展。经笔者调研,由于无须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检测报告,检测工作大多流于形式,部分车企检测不规范,甚至从未检测出不合格车辆。因此,车企需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车辆下线排放检测,严禁弄虚作假。同时,建议要求车企将每一辆车下线排放检测数据都在企业网站等平台上进行公示,并对社会承诺对排放检测数据负责,切实承担起企业的社会责任。
  拓展监管渠道,加强部门合作。随着机动车排放污染的日趋严重,工业和信息化部门在对车型申报的审核工作中应进一步关注污染物排放情况,对屡次出现问题的企业车型申报严加审核,并向社会进行通报。生态环境部门可加大对新下线车辆排放的抽测频次和数量,并将检测情况及时通报给其他部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可根据各部门的检查情况,要求车企对问题车辆实施召回。车辆排放不合格除了自身原因以外,也可能是使用了劣质油品和尿素。市场监管与质检等部门也应积极对车辆的燃油和尿素质量进行检测,对质量不合格的进一步跟进处理。
  提升科技监管水平。各地每年新增机动车数量大,如果车主购车以后发现因排放检测不合格而无法注册登记,再去找各相关部门解决,费时费力,容易产生矛盾。车企应主动运用科技手段提前化解矛盾。比如,目前新生产的车辆都具备OBD诊断仪,车企应确保OBD诊断仪可提供包含氮氧传感器浓度、尿素喷射量、颗粒捕集器压差等与排放密切相关的数据,并通过区域销售商将OBD诊断仪的数据提前与属地生态环境部门和检测机构对接,确保排放检测通过,顺利注册登记。作者:郑兴春

  • 新闻推荐
  • 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