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记者之家 > 环境茶座 > 正文 >

环境茶座(第十三期) 马军:撤桶建站、定时投放、监督指导,推进社区垃圾分类

2021-01-29 14:34来源: 环境茶座编辑:雪儿
  1月13日,第十三期环境茶座“指尖环保助力垃圾分类”成功举办。中国环境记协、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和万科公益基金会联合发布“指尖上的环保”公益活动年度总结,并发布了社区垃圾分类通用模式和关于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建议。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 马军
  解决垃圾问题,垃圾分类至关重要,只有分类,才能迈向源头的减量、回收、再利用。
  但这事并不容易,全球能够做到的国家和地区很有限。中国的首次尝试是2008年在北京等8个城市进行试点,但20年实践进展非常有限。从2013年到2018年,全国垃圾增长到了2.28亿吨,仅仅五年多的时间,增长量达到30%。例如,2013年到2019年,北京市垃圾产生量从671.69万吨猛增到1011.16万吨。
  2019年7月1日上海率先启动强制垃圾分类,2020年46个重点城市被要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为协助掌握相关动态,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与万科公益基金会合作开发了垃圾地图,提供全国各城市垃圾统计数据、相关企业环境表现以及社区垃圾分类状况。
  在中国环境记协的指导下,蔚蓝地图APP专门设置了小区垃圾分类“随手拍”功能。自2020年6月起,零废弃联盟、自然之友、芜湖生态中心、合肥善水、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以及多家环保机构的志愿者,组成了垃圾分类观察团,借助垃圾地图的“随手拍”功能开展调研。
  从垃圾分类观察团的调研结果看,北京等多个城市社区垃圾分类有所推进,但也都走入了平台期。
  以北京为例。垃圾分类观察团于2020年10月底从垃圾地图上选取了6个有一定代表性的小区,通过拍照、与志愿者和保洁员访谈的方式调查了垃圾分类情况。
  通过垃圾地图随手拍发现,垃圾桶是否有桶盖拉环或脚踏、辅助设施和四分类桶,并非居民垃圾分类行为的决定因素。恰恰是这几个设施并不齐备的小区,基本做到了垃圾分类。
铁建大院
  位于海淀区。在晚间定点投放期间,垃圾分类观察团现场看到,这个小区的垃圾投放站干净整洁,照明充足,居民在夜色中陆续拎着已经分类好的垃圾来到投放点,大多能够熟练地将厨余垃圾倒进厨余桶, 并将塑料袋扔进其他垃圾桶,有的将可回收的塑料制品、纸制品和药品直接交给垃圾分类指导员,由她们打包或单独收捡。
  多位垃圾分类指导员表示,刚开始做得很累,但坚持下来后,一般一个月就出现变化。目前90%的居民已经能自觉分类投放。在访谈现场,问及定时投放是否不便,居民表示可以接受。
  我们多次反复去到那儿,每次都看到还是可以做到分类投放。由于保洁员将可回收物分门别类处理,会有一些收益,大大提高了积极性。
小区A
  位于西城区。它没有做到定时,志愿者和保洁员在空间上难以兼顾所有桶站,能力、责任心都受到了影响,虽然经过多轮调研,但是效果非常有限,观察下来最多30%能够做分类投放。
加州小镇
  位于通州区。有 24 栋高层塔楼,设三处定时投放点,非投放时间上锁,一处全天投放点。在全天投放点有保洁员长时间驻守, 检查垃圾投放情况。居民的配合度很高,已经能够正确分类。
小区B
  位于石景山区。此小区为多栋高层板楼,每栋楼下设垃圾投放点, 全天开放,基本没有垃圾分类现场指导,仅8月有志愿者短期值守,但是无法有效进行约束和管理。虽然有大量的桶盖拉环等工具,但是最终这些工具也没有有效实现垃圾分类,存在很多混投的情况。
小区C
  它的情况与小区B非常相似,同样需要去改进。
小区D
  位于通州区。是一个低层楼房,居民分类不当的时候,保洁员没有被授权做更强的约束,而是代为分拣。很多的小区都存在这样的情况。
  基于国际国内经验,我们提炼出城市社区垃圾分类标准模式建议如下:
  我们认为,对多数城市社区来说,完成上述三项工作,就具备了实现小区垃圾分类的基本条件。
  三项措施本身既是独立的模块,也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
  撤捅建站。既便于高标准建设垃圾投放点,设置各种辅助措施,更便于运用有限的人力开展指导、监督,完成最基层一级的有效管理;
  定时投放。以有限的投入,解决每个站点指导、监督和管理问题;对提高清运效率、降低集中建站后的二次污染影响,也有积极作用;
  监督指导。是克服垃圾投放匿名化的关键环节,在垃圾分类的启动阶段至关重要。在分时定点的大前提下,监督指导的长效机制建议如下:一是和小区原本就有的保洁体系结合;二是由社区外包的垃圾分类企业落实;三是未来可更多辅之以视频+智能在线客服等智能化解决方案;四是链接有动力回收可再生废弃物的相关生产企业;五是与专业高效的第三方服务商合作。
  《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要求到2020年年底,重点城市 “基本建立垃圾分类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活垃圾分类模式”。
  我们认为,垃圾分类相关问题已经较为清晰,建议尽快建立分时、定点、指导的标准模式,以上海和北京已经实现垃圾分类的社区为示范,带动全国城市的社区垃圾分类管理有效推进,为建立美丽中国、助力全球减排,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