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记者之家 > 媒体采风 > 正文 >

中国: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2018-09-27 10:37来源: 中国环境报编辑:明辛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四条基本方略之一,也是新时代中国智慧的重要体现。
  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西方发达国家在生态环境保护科研、政策、法制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为世界各国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大量可以借鉴的经验和技术。但是,西方发达国家并未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上升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战略,这是由其发展的历史进程决定的。
  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奉行资本主义,强调个体的发展和竞争。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最具有公共服务特征的生态环保在面对市场资本时处于弱势地位,先进的环保科技水平和蓬勃发展的社会环保运动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强弱对比的局面。
  另一方面,殖民主义的传统促使西方发达国家采取多种手段和途径输出环境问题、转嫁环境责任。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在指责发展中国家破坏环境的同时,将污染产业或其生产环节不断向后者转移,自己享有经济红利而让发展中国家背负沉重的环境成本。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这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总结国内外历史经验教训形成的中国智慧,对承担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解决生态环境问题表明了鲜明的态度。
  我国不仅提出了生态文明理念,而且取得了显著的实践成效。以大气环境保护为例,2013年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即“大气十条”),从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方方面面部署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优化经济结构、能源结构,逐步解决复合型、压缩型大气污染问题。“大气十条”实施5年来,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效果显著。与2013年相比,2016年74个重点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由72微克/立方米下降至50微克/立方米,累计下降30.6%;全国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的PM2.5分别下降15.5%和33.0%、31.3%、31.9%。2017年全国空气质量继续改善,重污染天气明显减少,第一阶段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取得明显成效。
  正是理念加行动、措施加成绩,使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可供广大发展中国家借鉴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这些努力和成绩也赢得了国际环保人士的尊重和认可。联合国副秘书长索尔海姆说:“终于,全世界看到了一种可操作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中国正在建设与环境和谐共存的可持续经济,这是在生态文明旗帜下的中国转型。”
  作为一名环保工作者,置身于这个伟大时代是幸运的,我们有幸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为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回顾国际生态环境保护运动发展历史,思考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可以从一个侧面加深对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体会和理解,也让笔者更加尊重和热爱生态环保事业,更加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扎扎实实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事业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