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春以来,沙尘天气异常活跃,我国西北、华北及东北多个省区市先后多次受到严重沙尘侵袭。为何近期沙尘天气如此频繁,且比近年同期偏多?沙尘袭击的背后暗藏了什么信息?带着这些问题,近日,记者来到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进行探访,寻找其中答案。
北京受沙尘影响的污染程度总体呈减小趋势,近两年有所反弹
“这条蓝色的曲线记录了2000年—2022年北京沙尘天气空气质量变化情况。从数据和走向上看,这23年间沙尘对北京影响的程度总体趋于减小,近两年有所反弹。”在北京市空气质量预报预警会商大厅,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首席预报员、高级工程师邱启鸿从监测信息库里调出历年来北京沙尘天气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指着一张汇总图表,给记者作了详细讲解。
从2000年—2022年北京沙尘天气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看,2000年—2002年,北京曾连续3年遭受严重沙尘天气,2003年—2005年沙尘天气逐年减弱。2006年又出现严重沙尘天气,此后沙尘天气总体呈现逐年减弱趋势。近两年沙尘天气又出现反弹,尤其今年春季,呈现多发之势。
通过邱启鸿对历年沙尘天气空气质量监测情况的分析讲解,记者了解到两个信息。第一个信息是,近20年来北京市的沙尘天气及其影响趋于减小。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比较,2001年前后,监测到沙尘对PM10年均浓度的影响为10%左右,随后波动下降,到2013年仅为2%;2013年—2020年监测到沙尘对PM10年均浓度的影响为2%—8%,较为稳定,但近两年出现反弹,2021年沙尘贡献15微克/立方米,占PM10年均浓度的22%。第二个信息是,北京沙尘天气主要是外来沙尘传输引起的。
沙源区为沙尘天气的发生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条件
沙源区是提供沙尘的源头,是基本的物质条件。近年来,蒙古国荒漠化趋势加重,以及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沙化土地,为沙尘天气的发生提供了充足的沙尘源。北京沙尘天气的沙源,主要是蒙古国中南部的戈壁沙漠以及内蒙古中西部的沙漠,此外,还有内蒙古偏东部靠近河北北部的浑善达克沙地、东北的科尔沁沙地。
北京沙尘天气的传输通道主要是西北路径,即从蒙古国中南部、内蒙古中西部开始,向内蒙中部的巴彦淖尔、包头、呼和浩特,到河北的张家口,继而影响北京、天津,然后向东南移出。此外,还有从蒙古国中东部开始,经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向南的偏北路径;以及从东北科尔沁沙地开始,在东北风传输下,向华北地区传输的东北路径;另外华北区域南部的浮尘,也会在偏南风作用下,产生偏南路径的回流。其中,西北路径频率高、强度大,后三种路径出现的频率少、强度小。
春季沙尘天气多发需同时具备3个条件
发生沙尘天气的动力条件,主要是在经过西北沙漠地区时,强大的高气压与低气压共同作用形成的抬升和水平输送作用。
邱启鸿介绍,沙尘天气的产生要同时满足3个条件:一是沙源区,二是抬升运动,三是大风的传输作用。
“今年春季沙尘偏多是因为3个条件同时具备。”邱启鸿介绍说,“冬季多发西北高气压,在动力上缺乏低气压对沙尘的抬升力,再就是冬季相当一部分沙源地被冰雪覆盖,不易扬起沙尘。夏季多发东南风和西南风,沙尘失去向东南传输的条件。秋季有时也会遇到西北高气压与低气压共同作用的情形,但由于沙源区周边植被没有完全凋落,沙尘很难被大批量的搬运迁移,即使引发沙尘天气,在频率与程度上一般都弱于春季。因此,一般只有到了春季,产生沙尘天气的动力、沙源、传输作用3个条件才能同时具备,从而多发沙尘天气。”
北京市一年之中各个季节沙尘天气发生情况有很大的不同,春季是沙尘天气的高发季节,而其他季节沙尘天气较少发生,这主要是因为各个季节的气象条件和土壤条件不同。夏季基本没有沙尘天气,这是由于夏季雨水多,土壤较湿润,植被茂盛,锋面系统弱,盛行南风,而且风力小,很难引起局地地面扬沙,而且西北沙漠地区的沙尘天气也大为减少。秋季由于尚有植被覆盖,而且气旋和锋面系统不强,冷空气强度不大,也不易发生沙尘天气。冬季虽然冷空气较强,气旋和锋面系统活动频繁,但由于上风向沙漠地区和北京市周边地区土壤封冻,且有冰雪覆盖,也较少发生沙尘天气。春季由于土壤解冻,降水稀少,如果春季出现回暖快、气温高而较大降水推迟的情形,土壤干燥疏松,遇到较频繁的气旋和锋面系统活动,就很容易给北京市带来外来沙尘并引起局地地面扬沙。 作者:夏清泉 李云婷
(图片均由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