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督察·监督 > 正文 >

基层管不住国企怎么办?

2021-10-22 15:44来源: 中国环境报编辑:雪儿

  国企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大型国企对县域经济发展一般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高耗能、高污染”类国企对当地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往往也是至关重要。国企本应成为环境治理的表率,然而大型国企违反生态环境政策、违法违规排污的现象并不少见,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和生态环境部公开曝光的案例中均有所体现。

  常有基层生态环境部门反映,有的大型国企自视“级别高、贡献大、上边有人撑腰”,常常客大欺店,不积极落实地方环境治理要求,不主动配合执法检查,属地监管较难。同时,有的地方党委、政府出于经济增长、财政收入需求,也是“法外施恩”,多有庇护。笔者以为,基层监管国企是职责所在,虽有一定难度,但不应成为难题。

  监管的底气要足。生态环境保护是基本国策,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基层生态环境部门执行的是中央政策和国家法律,维护的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辖区内的企业没有高低之分,谁污染环境,就紧盯谁,谁违法生产,就打击谁。对大型国企,不仅要从法律法规角度去审视,更要从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维护中央权威的高度去监管,推动政策法规落实。如果心存畏惧,不敢管,不敢查,就是失职失责,庸政怠政。

  监管要狠、准、稳。对于地方生态环境部门来说,越是大型国企,越要认真负责,越要派出精兵强将开展执法检查。不仅要从企业的生产工艺、设施设备、管理流程上找问题,更要从决策层、管理层的思想认识、政治站位上找问题,抓住关键,切中要害。要特别注重从全面从严治党入手,指出决策层的管理责任,提出责任追究措施。对发现的环境违法问题,既要严查严处,也要结合国企特点,处罚留有余地,整改留有空间。

  监管要综合施治,讲究策略。先礼后兵,把政策宣讲做足,形成浓厚氛围,特别是要加强与企业决策层、管理层的沟通,把中央决策部署和法律法规相关规定宣传到位。体现帮扶本心,查处的同时更要提出工作建议,与企业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对屡查屡犯、整改不力的,一方面用足政策管控、行政处罚、信用惩戒、公安司法等手段进行严惩;另一方面要按照“谁能管得住就找谁”的原则,敢于向其上级公司、主管部门发文,要求实施问责,督促自上而下压实生态环保责任。

  要紧盯不放,以十足的韧劲推进问题整改。查和处都不是目的,更不能只罚不管、以罚代管。牢记监管执法是为了改善环境质量、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注重问题整改,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盯,一锤接着一锤地敲,加强执法后续监管,直至问题彻底解决。对态度不端正、问题整改不力的,要再执法,再严处,直至采取关停措施。

  地方党委政府也要转变观念,勿对贡献大的国企法外施恩。提高政治站位,树牢“两山”理念,坚持正确政绩观,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GDP增长,大力支持基层生态环境部门开展监管执法。

  国企更应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新发展理念,摆正自身位置,自觉接受监管,率先推进治理,减少污染排放,快步走上绿色低碳发展之路。作者:赵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