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南海之滨的广东省惠州市,山环水绕,山湖江海泉林瀑岛一应俱全,是粤港澳大湾区绿色生活“打卡地”。
盛夏时分,行走在惠州大地上,抬头可见湛蓝的天空、蹁跹翱翔的群鸟,放眼处绿意盎然;碧水盈盈,飘逸灵动……蓝与绿之间相互映衬又相互融合,描绘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
今年以来,惠州市生态环境局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力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重点生态环境指标稳中向好,各项生态环境保护重点任务有序推进,以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持续擦亮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
生态是惠州市最大的资源,绿色是惠州市最亮的底色。
今年上半年,惠州全市环境质量总体保持优良。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2.52,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排名第四;优良率为97.8%,在珠三角城市中排名第一;东江干流水质优,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100%达标,国考、省考断面水质全面达标,11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100%,劣Ⅴ类比例继续保持为0;近岸海域国控点位水质优良(一、二类)比例99.1%。
直观的数据印证了惠州市生态环境的持续向好,也证明了惠州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努力书写绿色发展“新答卷”的不懈努力。
今年以来,惠州市生态环境系统以“守护一城山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坚持以提质量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老大难”问题等进行系统治理、系统修复、系统保护。
深入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惠州市全面实施河涌污染治理,推进干支流协同治理,狠抓一级支流整治工作,全力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河湖生态环境。上半年,全市九大流域112条主要一级支流水质保持稳定,水质优良率同比上升11.9%。
与此同时,协调推进治污重点工程建设,加快推进雨污分流、管网建设等工作。深入推进海洋污染防治工作,强化入海排污口监管,压实属地责任,在2023年全岸线入海排污口排查、溯源工作的基础上,制定了入海排污口整治方案并开展整治工作;在国家、广东省的统一部署下,积极统筹,印发海洋垃圾清理行动方案。按序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整治,截至6月中旬,广东省下达惠州市的5条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任务中,3条市级农村黑臭水体已完成整治和成效评估,另外两条正在加快推进中。
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上半年,督促完成44台生物质锅炉深度治理、21台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改造、14家企业VOCs低效治理设施升级改造、14家企业挥发性有机液体储罐专项整治。推动两家钢铁企业开展超低排放改造,组织19家水泥企业(含粉磨站)编制超低排放改造计划,切实推动大气减排工作的落实。
在“无废城市”建设方面,惠州市也取得了明显成效,惠州市全面达到2023年既定目标,并以全省排名靠前成绩顺利通过广东省的成效评估,在《2023年“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城市20项必选指标完成情况表》中,全部20项三级指标惠州均达标,并有亿纬锂能锂电池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减污降碳示范项目、TCL探索“无废集团”建设项目和东江威立雅危险废物综合处置示范项目入选“广东省‘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典型经验模式清单”。今年,惠州市重点推进“无废城市—县区—镇街”一体化建设,纵深推进“无废园区”“无废工厂”等十大类细胞建设;另外,深入开展危废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工作和涉铊企业专项整治工作,推动全市重点产废企业完成信息申报;狠抓化学物质环境信息统计调查工作,市区两级审核通过率100%。
如今,一幅水清岸绿、河畅景美、人水和谐的生态画卷已在惠州大地上缓缓铺展开。
以高品质服务助力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惠州市持续推进生态环境事项改革,坚持以优服务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领域营商环境 协同提高环评审批效能的通知》,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从环评文件编制到技术评估和审批的全过程监督管理,压实环评单位关于环评文件质量的主体责任,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供质量保障。上半年,全市累计审批一般建设项目环评文件1284余宗。
“为企业办实事,尽职尽责高效”。近日,中京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代表向惠州市生态环境局赠送锦旗,对该局在中京电子迁改扩建项目环评审批过程中急企业所急、解企业所困的高效服务表示衷心感谢。
惠州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陈建国表示,惠州市生态环境局一直高度重视企业项目建设,助力项目快速投产,积极协调解决企业在环评审批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切实以高效的服务赢得了企业真心的感谢。未来,将不断提升审批效率与服务水平,全力以赴做好大项目服务工作,为惠州市高质量发展守护好“绿色”底色。
为打通服务重点企业、重大项目“最后一公里”,惠州市生态环境局建立市重点项目环评审批工作服务台账,会同惠州市发改、交通等部门对暂未报批环评的重点项目发出《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服务单》,专人跟进,定期调度,及时掌握项目环评审批进展,研究破解审批难点、堵点问题,截至目前,惠州市496宗重点项目已完成环评手续297宗,主动服务重大项目的做法获得惠州市委主要领导肯定。
在环评审批提质增效的同时,惠州市强化执法帮扶,推动企业主动履行责任,提升治污水平,实现绿色发展。近期,惠州市印发实施《关于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执法文书送达制度的通知》,由各相关部门结合工作实际推行“责令改正”“处罚告知”及“处罚决定”等不同阶段的执法帮扶制度,进一步加大对受处罚企业的帮扶服务力度,优化惠州市生态环境营商环境、助力高质量发展。
惠州市还将排污许可提质增效工作纳入全市污染攻坚成效考核,定期抽查各县(区)核发的排污许可证及企业填报的排污登记表、执行报告等。加强排污许可证质量复核,督促排污单位按时提交排污许可执行报告,全市排污单位2023年年报的提交率100%。
为强化企业治污主体意识,惠州市按时发布《2024年惠州市环境监管重点单位名录》和《2024年惠州市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名单》,指导相关企业定期做好自主监测和及时完成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工作。
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蓝天常驻、青山常在、碧水长流,环境质量的持续提升,不断书写惠州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分卷”,实实在在提升了市民的幸福感。成绩的背后,是惠州市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的不懈努力,通过不断完善环境治理体系,持续提升治理水平,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注入强劲动力。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惠州市委、市政府坚持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突出位置,召开污染防治攻坚重点工作部署会、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推进会等,以上带下推动工作落实。
坚持以抓落实全面推进涉生态环境领域问题整改,截至目前,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交办的355件案件已全部办结(含阶段性办结6件)。强化督导检查,上半年部署开展新一轮下沉督导686人(次),排查发现问题214个,下发重点问题交办单79份,推动问题闭环整改。
加强督导考核,优化调整考核指标及评分方式;加强数字政府建设,加强数据汇聚共享和业务协同联动;加强宣传引导,营造浓厚的生态环境保护舆论氛围;加强专项资金管理,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有力保障……今年以来,惠州市坚持以强能力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据介绍,为突出科学导向,惠州市系统谋划今年度考核工作,围绕年度重点工作,优化调整考核指标及评分方式,科学制定考核实施方案,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推动污染防治攻坚工作落地落实。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信息网,加强数据汇聚共享和业务协同联动,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为营造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舆论氛围,惠州市持续深化《广东省生态环境教育条例》宣贯,开展线上线下全方位生态环境宣传,在省市主流报刊、电视台、微信公众号和微博等平台广泛宣传惠州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通过宣传活动、主题宣传片等形式,充分展示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突出成果。与此同时,惠州市持续强化谋划、储备、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基础性的工程项目,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有力保障。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展望未来,随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惠州市落地生根,这里的山将更绿、水将更清,空气更清新、城市更美丽,良好生态环境将为惠州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生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