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来到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的“清凉小镇”石关乡马畈村,伴着鸟鸣花香,漫步鹭鸶河畔,流水潺潺,茭白青青,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映入眼帘。
近年来,岳西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美丽河湖”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流域系统治理和综合治理,全县河湖面貌不断改善,水生态环境持续向好。2023年,岳西县国控断面和水源地优良水体比例均达100%,持续保持全省前列。
近日,在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公布的第二批省级“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名单中,鹭鸶河成功入选,为岳西县“美丽河湖”建设添光增彩。
人水和谐,综合治理绘好水环境底色
鹭鸶河发源于岳西县石关乡灶门尖,流经毛尖山乡,汇入皖水,属长江流域皖河水系皖水支流。鹭鸶河流域小气候多样,境内生物多样性丰富,自然人文景观优美。
但曾经的鹭鸶河水土流失,水源涵养功能弱,河水污染严重。
自2016年起,岳西县大力实施鹭鸶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通过村落污水收集处理、农田面源污染控制、水土流失防治、河道生态整治、河岸缓冲带建设、村落垃圾污染控制、沿河污染源整治等七大工程,建设河道生态护岸7618米、人工湿地18处,日处理农田低污染水2775立方米,并因地制宜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污水处理方式,实现村落污水和集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总投资1.3亿元,保护面积79.6平方公里。
经过多年修复和保护,鹭鸶河实现年削减入河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4.08吨、氨氮15.96吨、总氮17.7吨、总磷2.224吨。同时,通过设置休闲景观台、亲水平台、旅游标识、生态步道等配套设施,构建出一道道水美景美的风景线。
“现在河里的鱼多了,白鹭也来了,栖息在两岸树上,画面很美。”红旗村村民刘会来说。
近年来,不断有摄影师拍到鹭鸶在鹭鸶河“安家落户”的场景,这是鹭鸶河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有力佐证,也是鹭鸶河重放光彩的生动注脚。
产水相适,美丽生态催生绿色经济
夏日的鹭鸶河畔,茭白田层层叠叠,美不胜收。
走在鹭鸶河石关马畈段,阳光洒在河面,波光粼粼,鸟儿觅食嬉戏,一幅美丽的画卷展现在眼前,让人心旷神怡。修复治理后的鹭鸶河,变成充满生机的生态长廊,为岳西县“大石关”乡村振兴示范片区进一步构筑沿河两岸景观带、生态带和经济带提供了坚实支撑。
鹭鸶河是岳西县城的天然绿色水源地,哺育着县城近10万居民。为保护鹭鸶河,提升全县水生态环境质量,岳西县以“水清、河畅、景美”为治理目标,坚持“治”“管”相结合,投资2.0987亿元,对毛尖山乡相公庙水库进行扩容,总库容843万立方米,兴利库容578.2万立方米,有效保障了县城及周边乡镇饮用水质量和安全。
水源保护好了,环境变美了,美丽生态也催生出绿色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依靠茭白种植,石关乡年产鲜菜约3万吨,产值接近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两万元以上;石关马畈村创新试点“一宅两院”特色民宿,自去年开业以来实现综合营业收入40万元,出租农房的农户通过房租和分红,户均增收超3万元。
“空气清新,推窗见景,既可以在河边跑步锻炼,也能在田间小道散步消食,这感觉真不错。”在“一宅两院”民宿“烈勇家”二楼东边套房内,来自湖北的张月金对自己的这趟旅程赞不绝口。
如今,岳西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常年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Ⅱ类标准,鹭鸶河生态优、环境美、产业旺,成功蝶变为乡村振兴的“门面担当”,极大程度提升了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