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点交流 > 正文 >

上海推动“惜水、护水、爱水”深入人心

2023-03-29 15:44来源: 中国环境报编辑:雪儿
图为为获奖单位代表颁奖。
编者按
  2023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一届“世界水日”,3月22日—28日是第三十六届“中国水周”。上海市围绕2023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主题“强化依法治水 携手共护母亲河”,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系列宣传活动。同时,围绕惜水、护水、爱水,引领广大市民携手共建天蓝、地绿、水清、人和的美丽上海。
  上海启动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
  3月22日,上海“纪念第三十一届‘世界水日’和第三十六届‘中国水周’暨中心城区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启动活动”举行。
  活动开始,上海市节水减排宣传大使、著名钢琴家孔祥东,用一架废弃材料回收制作而成的环保钢琴演奏钢琴曲,用优美动听的曲调呼吁大家珍惜水资源。随后,孔祥东携手4位来自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家庭的市民代表,共同发起节水倡议,呼吁广大市民共做生态文明的传播者、节约用水的实践者、文明风尚的引领者。
  同时,活动公布了2022年度上海市重点用水企业和公共机构的水效领跑者荣誉名单、2022年度上海市工业水重复利用及雨水综合利用优秀案例名单,并为获奖单位代表颁奖。
  记录上海首批水文化遗址、遗产、遗迹、水文化场馆的《水文化名录》也在活动中发布,《水文化名录》由市水务局调查编制而成,生动记录了上海市一个个有温度、有生活、有故事的水文化坐标。
  活动现场还启动了“文明节水达人”征集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孩子们养成日常良好用水习惯,探索节水金点子,争做“节水小达人”,小手拉大手带动父母亲邻一起践行节水文明理念。
  活动最后启动了上海中心城区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工作。2023年,上海市将按照国家节水行动方案要求,在总结9个郊区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稳步推进7个中心城区的建设工作,努力打造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节水型社会建设标杆。
  活动现场还布置了节水型龙头、马桶及微水洗车、浓水回收模型等展示平台,方便市民了解节水器具的性能和节水效果;志愿者为市民解答日常生活用水等问题,交流分享节水经验妙招,吸引了众多市民参与。
  宝山区
  节水宣传活动走进校园
  宝山区近日在上海市行知外国语学校举行纪念第三十一届“世界水日”第三十六届“中国水周”宣传进校园活动暨宝山区节水联盟成立仪式,通过宣传活动进校园的方式,推动全社会节水行动高质量发展。来自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及上海市行知外国语学校的师生代表约230人参加了这次宣传活动。
  活动中,与会者观看了节水公益视频,宝山区节水联盟成立并授牌,节水小小志愿者发出节水倡议,并被授予徽章。活动还启动了节水作品征集活动,来自上海市供水节水中心的专家为大家作了节水科普讲座。
  近年来,宝山区委、区政府深入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理念,积极引导全社会树立节水新风尚,提升城市软实力。区政府相关部门扎实推进节水宣传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开展了“清瓶行动、节水申城”“公民节约用水行为规范”等形式多样的节水宣传活动。2021年,宝山区成功创建县域节水型社会,目前,全区已成功创建节水小区271个、节水学校12个,全社会基本形成了共同参与治水、护水、爱水、惜水的文明风尚。 
  静安区
  启动河道云治理系统
  静安区“回眸河道治理十年路 开启‘人水和谐’新征程”主题汇演宣传活动日前在彭浦镇社区文化中心举办。
  活动中,静安区清清护河团队代表和“小水滴”志愿者代表分别分享了志愿服务的体会感想和暖心故事。他们中间有2022年“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全国百名最美生态环境志愿者,也有获评第二届水利部“最美河湖卫士”的民间河长。他们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努力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共建生态宜居水环境,共护幸福美丽母亲河。
  作为河道管理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探索,彭浦镇河道智慧云治理系统在活动当天正式启动。今年,以彭越浦河市北园区段为试点,静安区水务局不断探索“河长制+云智能”模式,构建人防技防相结合的智慧化河道管理体系,积极运用智能手段强化河长制管理,进一步提升巡河精度,实现高效巡河和河道监测。
  活动中,来自上海市闸北第八中学和静安区闸北第二中心小学的9名学生获得了小河长聘书,旨在鼓励青少年积极参加“小水滴”志愿护河行动,争做守河有责、守河担责、守河尽责的小河长,为保护水环境尽一份力量,为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区增光添彩。
  此外,此次活动还开展了水知识竞赛活动,上演了《老友看新河》情景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诗朗诵、《一湖清水》舞蹈等节目。将河道治理融入寻常百姓的生活中,进一步促进河道共建共治共享,为促进静安经济发展、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卓越静安提供基础保障。
  浦东新区
  开展地表水监测体验活动
  浦东新区环境监测站日前在赵家沟—东沟水闸地表水自动监测站举办了第一个公众开放日——地表水监测活动。25组家庭通过参观、互动和实验等活动内容,对浦东新区的地表水情况有了初步认知。
  沿着赵家沟,指导老师首先介绍了上海河道水质、浦东河道水质概况及浦东重点河道情况。在地表水自动监测站,又逐一介绍了日常监测的水质指标、站点仪器及运行情况。
  实验环节是最受欢迎的部分,戴上手套,翻开操作手册,小朋友们俨然成了一个个“小小监测员”。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他们依次完成水温、酸碱度、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氨氮和总磷等各项指标的监测,将监测数据分别填入记录表,最后根据数据结果对比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限值,对赵家沟水质进行评价。小朋友们亲自动手完成6个小实验,基本了解了水质监测的工作方法。同时,指导老师普及了影响水质的各项因素,引导小朋友更加爱护水资源,保护水环境。
  据悉,2023年,浦东新区环境监测站计划组织多场公众开放日活动,活动内容将围绕地表水监测和大气监测两个方面,在内容上做深专业度,在形式上丰富体验度。 作者:沪水 申宝 吴滨 浦美
  • 新闻推荐
  • 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