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环保清风 > 正文 >

润物无声的家风

2020-01-10 16:52来源: 中国环境报编辑:南筏

  一直以来,我以为我家没有“家风”。我出生在工人家庭,父母都是普通人,没有高学历,讲不出大道理。如今人到中年,我才懂得,父母润物细无声的品德时刻影响着我,让我成为今天的样子。
  母亲在商业部门工作,曾经卖过家电。1993年,母亲卖出一台21寸彩色电视机,售价2000多元,相当于她半年的工资。过了一个月,买家说电视机显像管有问题,但这并不在退换货范围。刚存够彩电钱的母亲十分理解对方的心情,简单与父亲商量后,买了一台新彩电给对方,对方退回的电视机返厂维修后,搬回了我家。母亲开心得像个孩子,“我们家也看上大彩电啦!”我当时并不理解,她却说:“吃亏是福,我见不得别人受苦。”
  2008年汶川地震时,年近50的母亲一大早就去排队献血。我十分挂念她的身体,她却担心地问我:“人家不会嫌我年纪太大了,不要我了吧?”
  2013年,我登记成为器官捐献志愿者。想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我一直瞒着父母。没想到母亲发现登记卡后说:“我还可以登记吗?替我也登记一下。我一辈子没有什么作为,以后能帮到一个人也算没白活。”
  母亲从来不把“善良”放在嘴上,但她就是善良本身。
  父亲是一个孝子。有一年,父亲的大伯父成为植物人,亲生儿子工作繁忙,父亲就承担起照顾老人的重任。8个月里,父亲每天帮老人翻身、接屎端尿,毫无怨言。奶奶去世前的几年间也缠绵病榻,一直是父亲悉心照料,用孝心温暖了奶奶最后的时光。
  家风是孩子精神成长的重要源头。去年回老家时,我们带着90岁高龄的外婆去饭店吃饭。看父亲小心翼翼地搀扶着外婆,我对儿子说:“看到姥爷了吧,这就叫孝顺。”儿子说:“妈妈,您老了我也要这样搀着您走。”
  好家风犹如春风,把阳光和温暖吹进心坎。细琐小事的记忆会随着岁月走远,但家风不会,它将在儿女的身上代代相传。(廖媛)
  作者单位:生态环境部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