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泰顺县生物多样性 > 正文 >

浙江电视台国际频道:守护多样世界,浙江在行动

2022-03-25 10:57来源: 今日浙江编辑:雪儿

  日前,浙江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新闻采访团走进丽水庆元、温州泰顺、台州仙居等地进行采风。浙江电视台国际频道《今日浙江》栏目推出特别节目——《守护多样世界,浙江在行动》。目前,该专题已在美国洛杉矶双语电台、温哥华华侨之声、澳大利亚华夏之声、法国欧洲中文台播出。

  2022222日上午,位于浙江省丽水市庆元县的坑里生物多样性体验地正式开馆。展馆是一个两层小楼,面积不大却处处透着新意。比如说五彩缤纷的蝴蝶墙、3D打印的各种稀有菌类等等。这里不同于一般展馆的固态展品,这里展示的还有一些活体及其生活环境,如展缸里绿色螽斯和螳螂,让参观者更为真实地感受生物多样性。最独特的一点是每一处都有体验和互动。


坑里生物多样性体验馆

  坑里村的体验馆是全省第一个以生物多样性为主题的体验馆,馆内陈列的动植物大多来自庆元境内的百山祖自然保护区。庆元县位于浙江省西南部,这里群峦叠嶂,境内主要的山峰为百山祖。百山祖,意为“百山之祖”,给各种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繁衍场所,因而庆元县有“生态第一县”之称,百山祖自然保护区是一个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

  浙江省山水相依,物种丰富,有27个自然保护区,包括国家级11个,省级16个。浙江也是全国率先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的省份之一,在2020年启动的重点区域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工作中,庆元境内发现了百山祖角蟾等多个新物种和珍稀濒危物种。其中,被誉为“植物活化石”的百山祖冷杉,全球野生仅存三株。

  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生态研究所副所长俞建说:“建立生物多样性为主题的体验馆或博物馆,目的在于让人们对自己家乡的、周边的生物种类有比较感性的认识,热爱大自然,主动参与到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中来。未来预计浙江各地还会有更多的、类似的体验馆或博物馆陆续对外开放。”



坑里生物多样性体验馆

  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陆续出台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保护生态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逐步深入人心。浙江各地尤其是山林地区的生态环境得以修复,一些曾经“消失”的物种也开始再次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之中。

  位于浙江省温州泰顺的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以我国特有珍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黄腹角雉”为主要保护对象的森林生态系统,被誉为“绿色生态博物馆”和“生物种源天然基因库”。总工程师雷祖培介绍说,在乌岩岭保护区范围内共布设红外相机210多台,收集野生动物图像资料5万多份。除了拍摄到黄腹角雉等珍稀动物之外,这里还首次发现“消失”了30多年的小灵猫踪迹,这表明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当地的生态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

  雷祖培说:“小灵猫也是一个重大的发现,因为小灵猫在浙江省已经40多年没有发现过了。在乌岩岭,现在小灵猫已重现自然了,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小灵猫影像记录

  近年来,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面启动了综合性的科学考察工作,对保护区内的植物、动物、真菌等多个种类进行考察研究。从2021年开始还专门设立了全省首家以“生物多样性”为研究方向的博士后工作站。来自浙江大学的博士后研究员仲磊就驻扎在乌岩岭自然保护区进行长期的调查。

  “这边乌岩岭的话,生物多样性资源应该是冠绝浙江的,它比其他地方的植物的物种丰富度要高。”

  仲磊认为,乌岩岭的科研平台的建立,体现出浙江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理念上走在了前列,也迎合了时代的发展。他表示,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科研人员的持续的动态观察将为自然保护区提供一系列非常有价值的数据。

  “因为我们做植物生物多样性研究的话,可能就是一次两次的调查,对情况了解得比较有限。我们长期跟踪的动态研究才能把握森林群落的组成,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然后对生物多样性资源或者生物多样性的物种的一个分布情况,或者一些濒危物种更全面地了解。”

乌岩岭国家自然保护区

  一个物种的消失,预示着同区域内其他物种面临着灭绝的威胁,它带来的可能是一个连锁反应,如果不及时挽救,甚至可能最终导致一个生态系统的崩塌。仲磊认为,即使从实用的角度出发,动植物对人类的生存有许多重要的影响,比如制造氧气、涵养水源等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

  仲磊说:“另外还有就是潜在的价值,有些珍稀濒危物种,目前可能没有发现它的一些药用价值或者很重要的成分,如果我们没有保护它,它已经灭绝了,那我们永远也没有机会去发现它的一些价值了。但是如果我们保护它,未来随着科技发展,可能发现里面有一些很重要的成分或者什么,这些就可能解决人类的一些危机。它的价值其实是潜移默化的,很多我们可能没有发现,但它却很重要。”

  有了专家的研究、政策的支持、很多民间的机构也纷纷组织群众参与进来,为家乡的生态建设贡献力量。

  仙居位于武夷山区的北端,是浙江省29个重点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域之一。截至目前这里记录到动植物2044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3种,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4种。

中华斑羚

穿山甲

红头长尾山雀

红尾水鸲(雄)

  仙居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是一个2018年成立民间组织,副会长李焕荣介绍说,协会除了开展广泛宣传教育,提高广大群众的对野生动物保护的思想认识之外,日常的巡视和野生动物的救护也很频繁。仅去年一年,协会的救护活动就有69次,救回了210只动物。这个协会的成员大多是民间爱心人士,其中还有一部分骨干成员来自于原来的猎户,他们对山林熟悉,对野生动物的习性比较了解。

  “我们借协会组织了一批人,也转化了一批人,这批人真的是转化过来,他们的意识提高了。然后借助他们都熟悉这个情况,就在野生动物重点分布地派他们去蹲守、去看护,防止有个别的不法分子非法捕猎,这个效果很好。原来他们有的人是盗猎的,现在变成了护猎了,来反盗猎,所以这个效果我们感觉很好。”李焕荣说道。

  2016年发布国家公园全域禁猎令以来,人们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已经有了明显的增强。协会救助的野生动物中有许多就是通过老百姓自发地护送过来的,受伤的动物经过治疗和评估以后都重新回归山林。李焕荣认为,老百姓的支持对野生动物的救助有着重要的作用。


  淡竹村迎来一批“老朋友”——100多只野生猕猴。视频:刘博

  李焕荣跟记者介绍:“原来像我们动物因为损害这个农作物现象比较普遍,像野猪、猴子,都是损害农作物很多的,那么有些群众开始都是有反感的。特别是以前的话,我们老百姓都比较困难,粮食都没得吃,那么猴子要来抢粮食吃,所以开始就有一种对抗的情势。像这群猴子所在的淡竹村,都是每天派人轮流看护粮食的,有时候用枪打都有的,扔石头,用棒子、用锣敲什么都有。现在这几年,一个是因为国家立法了,要保护野生动物。第二个,老百姓现在的粮食问题基本上也解决了,相对富裕了,猴子等野生动物同老百姓争粮这个矛盾也不是很突出了。第三个,通过宣传教育,老百姓的保护意识大大增强,所以最近我们这里确实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谐共处。现在都盼望着猴子来了,像现在这个阶段,天天来100多只猴子,大家都很高兴。他们也想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有些转化为产业优势,甚至投资优势,能够真正实现共同富裕。在仙居,绿色是最靓丽的底色,那么生物的多样性、资源丰富,也是我们仙居发展的最好的优势和最大的优势。”

记者:陈旭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