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丽中国 > 蓝天 > 正文 >

2022年,北京有了更长久的蓝天

2023-01-05 15:00来源: 中国环境APP编辑:雪儿
  2022年,北京有了更长久的蓝天。2023年1月4日,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了空气质量最新报告,2022年,北京PM2.5年均浓度为30微克/立方米,连续两年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持续保持历史同期最优、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中最优的“双优”成绩。
  2022年全年,北京优良天数达到286天。其中,一级优天数138天,较2021年增加了24天。
  在蓝天显著增加的同时,重污染发生频率进一步下降,2022年出现重污染日3天,较2021年减少5天。
  蓝天白云成为常态,得益于北京严格且高效地执行了一轮轮的大气治理。从煤烟型污染治理,到工业、机动车、扬尘等综合防治,各项措施压茬推进,环境效益逐步释放。2004年SO2率先达标,2019年PM10和NO2达标,2021年空气质量首次全面达标。
  秋冬供暖与洁净蓝天两不耽误
  2022年采暖季前,北京又啃下了清洁能源改造的一块“硬骨头”。
  “以前每过一段时间,胡同就要专门清理,给运油车留出空间,卸油时更是别想走车。”经过一个月紧锣密鼓地外线施工和锅炉改造,可满足附近1.6万平方米供暖需求的东城区某驻区单位家属区“油改气”供暖终于成为现实。“现在屋子和以前一样暖和,但再也闻不到那种油味儿,更环保也更干净了。”居民王先生高兴地说。
  能源清洁化改造从源头减少污染物排放。从1998年开始,北京就开展煤改清洁能源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更是坚持宜气则气宜电则电,大规模开展了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燃气锅炉降氮改造和民用散煤清洁能源替代等三项工程性减排,推进清洁供暖。到2018年供暖季,平原区已基本实现无煤化。
  在这个过程中,北京东城、西城的清洁供暖步伐一直没有停止。2021年,北京全力推进核心区燃油锅炉能源清洁化改造,经过两年攻坚,在2022年采暖季前,核心区的72座燃油锅炉全部改为了更清洁的天然气,实现清洁取暖。
  燃油锅炉清洁化改造,带来了不小的环境效益。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处处长李翔介绍:“核心区通过燃油锅炉能源清洁化改造,每年不但可减少柴油消耗2715吨,还可减少氮氧化物排放近5吨、二氧化碳排放近7000吨,实现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供暖更加绿色低碳。”
  变“单向治理”为“双向奔赴”
  新房装修,涂料和胶粘剂的使用会产生VOCs;驾车出行,汽油挥发和燃烧会产生VOCs……VOCs污染源种类繁多,涉及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2013年以来,针对印刷、汽修、家具制造等VOCs排放量较大的行业,北京进行了专项治理。2018年PM2.5源解析显示,工业源的污染对PM2.5的贡献率下降了6个百分点,降至12%,工业减排、精准治污的效果显现。
  随着治理的推进,近年来,北京大气污染防治进入PM2.5与臭氧协同控制的阶段,对VOCs和氮氧化物实施有效减排,是继续治理PM2.5的主要措施。
  一根采样管从天窗伸出,车上装着一台质谱监测仪和一台电脑,每隔5秒就生成一个数据柱,反映着周边VOCs的实时数据……2021年,北京用上了自主研发的装载着VOCs监测设备的走航监测车。“走航监测车可以帮助摸排VOCs排放的高值区域,也可以根据相关企业每年的排放情况来进行走航监测,动态搜集、分析园区环境VOCs的变化信息,供生态环境部门和管理部门及时发现处理异常情况。”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自动监测室高级工程师张博韬介绍道。
  手工监测、自动监测、走航监测、遥感监测,目前,基于这4种主要监测技术手段,北京在全国率先建立了点、线、面相结合的VOCs监测体系,为VOCs的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撑。
  摸清了VOCs的来源和分布,北京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加强源头管理、提升治理水平、完善监管体系等多种措施深度精准治理VOCs。2022年3月,《关于深入打好北京市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印发,将“实施VOCs专项治理行动”单独列为年度主要任务之一,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和政策引导。
  在这一年中,北京修订《建筑类涂料与胶粘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限值标准》,发布《北京市沥青混合料绿色评价技术指南》,加强对含VOCs产品含量检查,推进含VOCs原辅材料替代;修订《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2022年版)》《北京市工业污染行业生产工艺调整退出及设备淘汰目录(2022年版)》,推动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组织对53家企业实施“一厂一策”深度治理、69家企业完成清洁生产审核、150余家企业实施绿色诊断,促进企业VOCs深度治理、精细减排;持续开展VOCs走航、遥感、高密度监测,按照“一区一策”原则,建立“监测—通报—溯源—整改—提升”长效机制,推动VOCs“高值区”、网格“热点”排放量和环境特征污染物浓度持续降低。
  交通行业按下减污降碳加速键
  交通行业是减污降碳的重点领域。近年来,北京构建了国内最为严格的机动车排放污染防治体系,通过提升新车排放标准和地方油品标准、加快淘汰高排放车辆和推广发展新能源车辆等措施,更多地向精细化管理要效果,将污染物一微克一微克地“抠”下来。
  “北京主要采用持续推进移动源污染防治和努力构建绿色低碳交通这两大抓手实现交通领域减污降碳。”北京市机动车排放管理事务中心副主任曹宏林表示,当前北京正在努力构建绿色低碳交通体系,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优化机动车结构,制定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方案,大力推进车辆“油换电”。
  “按消耗的油和电核算,当前,一辆汽油小客车年碳排放量约2.5吨,一辆新能源小客车年碳排放量约为1.2吨,随着发电端风电、水电等绿电比例的提高,新能源车的碳排放量还会大幅降低。”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节能减排中心主任刘莹介绍。
  通过“油换电”的低碳转型,北京逐渐摸索出独具北京公交特色的发展模式,形成了以纯电动为主、混合动力为辅、燃料电池为补充的发展方向。2022年,北京六成公交、一半的出租车和近50%的环卫车为新能源车,累计推广新能源车58万辆。
  “以克论净”看扬尘治理效果
  2022年,北京降尘量降至3.6吨/平方公里·月,同比下降12.2%,城市清洁度明显提升。这得益于北京因地制宜分类治理扬尘。
  施工扬尘、道路扬尘、裸地扬尘是北京扬尘的主要来源,该如何解决?
  在工地,要求不仅要有喷淋系统、除尘系统,还要做好道路硬化、移动喷雾等。2022年,北京“奖优罚劣”压实施工扬尘管控责任,181项工程被评为“绿牌”工地。
  在街巷道路,全市1.8万条城市道路实行清扫保洁分级管理,“冲扫洗收”新工艺作业率达95%,2412条具备条件的背街小巷实现全机械化作业。持续开展道路尘负荷走航监测,定期排名通报,压实行业及属地责任。
  针对裸地,完成揭网见绿约7500公顷,持续推广农机深松整地、秸秆粉碎覆盖还田等保护性耕作。
  各区在应对扬尘的问题上也有不少妙招。东、西城用上了迷你“吸尘器”,犄角旮旯的尘土都可以一扫而光,连屋顶上的积尘也定期清扫;大兴区打造了一套扬尘“立体化”地图,实现地面扬尘、地表扰动扬尘、低空扬尘的立体化监测。
  目前,北京已经搭建了统一的施工扬尘视频监管平台,粗颗粒物(TSP)监测网络覆盖各街乡镇,卫星遥感定期巡查裸地,通过多项监测手段全方位反映“三尘”管理情况,成为指导扬尘管理的有益补充。
  未来,北京将深入实施绿色北京战略,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为核心,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坚持PM2.5和O3污染协同治理、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协同控制、本地和区域协同共治,持续深化“一微克”行动,尽最大努力推动空气质量改善。 作者:夏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