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要闻 > 热点追踪 > 正文 >

新环保法实施3年 环境违法处罚逾200亿

2018-05-23 13:59来源: 法制网编辑:小冉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刚刚结束,生态环境部即开始酝酿如何调兵遣将,以彻底解决地方对本地区环境违法“下不了手”的问题。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翟青在22日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执法工作电视电话会暨环境执法大练兵总结会上指出,大量调集地方骨干执法力量开展异地交叉执法,目的就是为了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会上,翟青对今年第一季度办案数量全国排名垫底的北京和天津公开点名。同时,对“个别地方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不重视,视而不见、听之任之。”问题也给予曝光。
        据翟青介绍,今年将有“打好蓝天保卫战,黑臭水体治理、长江保护修复、水源地保护”等七场标志性战役要打,同时,将持续三年开展“全年、全员、全过程”环境执法大练兵活动。
        翟青说,自2015年1月1日新《环保法》实施以来,全国环保部门依法查处环境案件数量实现大幅增长,2015-2017年立案查处违法案件数分别为9.7万、13.78万、23.3万件,年增长幅度分别为33%、42%、69%;处罚金额分别为42.5亿、66.3亿、115.8亿元,年增长幅度分别为34%、56%、74.6%。其中,山东、河北、广东2017年行政处罚已超过10亿元,推动解决了一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据翟青介绍,2017年,全国实施停产限产、按日计罚、查封扣押、移送拘留、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等五类案件总数3.96万件,同比增长74%。其中,按日连续处罚案件1165件,同比增长15%,罚款金额达11.5亿元,同比增长41%。查封扣押案件1.83万件,同比增长84%。停产限产案件8756件,同比增长54%。移送拘留案件8604件,同比增长112.9%。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2736件,同比增长35%。
        尽管近年来环境执法力度及成效备受社会肯定,但是,问题仍然存在。一些地方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一些企业环境守法意识不强,违法违规问题严重,超标排放问题突出,环境执法面临的压力和挑战依然巨大。
        5600名执法人员在京津冀及周边区域“2+26”城市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时间长达一年;1700名执法人员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进口固体废物清理整治。这些执法行动一个突出特点是生态环境部抽调大量地方执法骨干进行异地交叉执法,今年生态环境部仍将延续这种做法。
        对于正在进行的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违法问题清理整治行动,翟青说,目前各地已完成全面排查,建立了2466个水源地6426项问题的清单,并在当地政府网站上全面公开;“清废行动”查出的1308个问题也在整改之中。翟青表示,已经进行了两年的环境执法大练兵仍将持续三年,大练兵仍然坚持不搞“运动式执法”。
        翟青指出,对恶意违法排污,要敢于亮剑,以真正遏制环境违法现象蔓延势头。
  • 新闻推荐
  • 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