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督察·监督 > 正文 >

天津扎实推进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

2021-11-03 15:08来源: 中国环境报编辑:雪儿

  缢蛏,俗名蛏子——一种喜欢生活在低盐度环境中的海洋底栖贝类,大多繁衍生息在入海河口滩涂。四十年前,这种贝类曾在渤海海域大量存在。可随着渤海海域水质状况的恶化,这种贝类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已经难觅踪影。然而,近年来,在天津渤海自然海域“消失”已久的它又“回来”了。

  “缢蛏是一种比较典型的环境代表性海洋底栖贝类,特别怕污染,它的出现,说明入海河流污染物得到了有效控制,海水水质在变好。”天津农学院水产学院海洋渔业资源专业副教授李永仁告诉记者。

  数据显示,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打响三年来,天津市通过陆海统筹、河海共治,完成治理工程6700余个,海洋生态环境质量达到近年来最好水平。

  2020年,渤海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达到82.3%。其中,天津市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为70.4%,比2017年增长53.8个百分点。”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在今年8月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说。

  “三水共治”削减陆源污染入海量

  天津因河而立、因海而兴,是海河流域五大支流的汇合处和入海口。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海河的水质出现了恶化,“十二五”末期,天津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仅为7.8%

  “‘病因’有两个方面,形象地说就是‘先天不足’和‘后天失养’。”天津市生态环境局海洋处处长高翔说。“先天不足”是指天津近岸海域污染物自然扩散条件差,这片海域处于渤海湾最底部,洋流活动弱、水体交换慢,造成这一海域的污染物扩散条件极差。

  更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后天失养”。随着海河流域整体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上游和天津本地工业、农业、生活等方面污染物排放负荷不断增大,加之长期水资源总量匮乏,给身处海河水系尾闾的天津带来巨大挑战和压力。2015年,天津国控断面劣Ⅴ类水体比例高达65%,其中12条入海河流全部为劣Ⅴ类。

  “病”在海里,“根”在陆地。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召开后,天津市打响了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印发作战计划和入海河流污染治理“一河一策”工作方案,开展陆源污染治理、海域污染治理、生态保护修复、环境风险防范四大行动,并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和市长领衔挂帅的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指挥部,形成了“党政同责、齐抓共管”的协同治海大格局。

  陆源污染治理是关系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成败的关键一环。天津市坚持“控源、治污、扩容、严管”多措并举,协同推进工业、城镇、农业农村“三水共治”,对全市12条入海河流实施“一河一策”治理行动,精准发力,工程化、项目化推进实施。

  针对工业污水,全市根据工业污染源数量多、分布散,不利于监管的特点,通过实施原地提升、搬迁入园、关停取缔“三个一批”,分类整治2.2万家“散乱污”企业,关停取缔工业园区131个、整合提升115个,大幅收严园区外直排企业排水标准,倒逼98%以上的工业企业全部进入工业园区。全市工业园区基本实现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工业重点源在线监控“全覆盖”。

  针对城镇污水,建成咸阳路、津沽等一批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水日处理能力由2016年的308万吨提高到2020年的401万吨,增幅达30%。新建、改造污水管网1470公里,消除了一批污水管网空白区、雨污水合流区,建成区全部消除黑臭水体,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颁布实施天津市《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全面收严排放限值,实现每年约10亿吨污水“由废转清”,为河道生态补水。

  针对农业农村污水,全市加快了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2000余个村建成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实现了从“严重不足”到“全部覆盖”。采取养殖清退、尾水治理、建设人工湿地等多种措施,大幅减少养殖尾水污染。

  通过综合施策、系统治理,全市12条入海河流,从2017年的“全部为劣”,改善为2020年的“全部消劣”,全市国控断面优良水质比例增加20个百分点,劣Ⅴ类水质比例下降40个百分点,实现“清零”。

  综合施策保障海域清洁

  陆海统筹、河海共治。在大刀阔斧实施陆源污染治理的同时,天津市同步开展了海域污染治理。

  历史上,天津人对海产品的喜爱,推动了当地海水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但与此同时,粗放的养殖方式也给污染治理带来了巨大压力。

  杨广奇是滨海新区杨家泊镇村民,是农世元养殖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他的家距离汉沽盐场15公里,这里海淡水可随时调换,有高盐度卤水,还有丰富的卤虫等天然饵料,这些资源优势让当地近八成的居民跟他一样,从事水产养殖。为解决杨家泊镇的养殖尾水直排问题,三年前,滨海新区农业农村委联合杨家泊镇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实施了水产养殖尾水综合处理项目,改造养殖尾水处理方法、处理工艺。

  “通过改进工艺,有效移除了尾水中的多种富营养化物质。厂子现在尾水回用率可以达到90%以上。”杨广奇说。

  针对像农世元养殖有限公司这样的海水养殖企业,天津市农业农村委通过出台扶持政策和资金支持,为全市34家工厂化海水养殖企业全部安装了尾水处理设施,实现养殖尾水达标排放或再循环利用全覆盖。同时,制定实施滨海新区养殖水域滩涂规划,明确划定养殖区、限养区和禁养区,并清理整治了2.76万亩非法和不符合分区管控要求的海水养殖点。

  生态环境部门实施了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对上千个入海排污口开展“查、测、溯、治”专项行动,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测和现场踏勘等手段,完成了境内入海排污口全覆盖、高精度排查,摸清了入海排污口底数和排污路径,按照“一口一策”推进分类治理。

  交通、海事、水务、生态环境部门联合开展了港船共治,市政府出台《天津市船舶和港口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设施建设方案》,建立多部门联合监管和执法检查机制,实施船舶和港口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联单制度,实现了全链条“闭环”监管。

  针对海洋垃圾污染,天津市城市管理委等九部门联合印发“海上环卫”工作机制建设专项方案,建立分工明确、密切合作的工作协调机制,填补了责任盲区和监管空白,实现海洋垃圾治理区域和过程“两个全覆盖”。

  建立实施湾长制,明确各级湾长的工作职责和管辖范围,建立问题、责任和任务三个清单,强化与“河长制”的衔接和联动,天津市形成了“全面覆盖、分级履职、网格到源、责任到人”的海湾监管新模式。

  进一步提升海洋环境风险防范能力,天津市建成7个海上污染应急设备库(站)和1个滨海工业带环境应急物资装备库,海上一次溢油控制清除能力超过2000吨,较“十二五”末增长了近一倍。

  此外,天津市坚持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相结合,实施了湿地自然保护区1+4”规划,提升海岸线生态功能153公里;出台“蓝色海湾”整治修复规划,建设完成临港湿地二期、南港工业区生态湿地公园、东疆东部沿海岸线修复等生态工程,修复滨海湿地面积531.87公顷,整治修复岸线4.78公里;同时,大力养护海洋生物资源,严格落实海洋伏季休渔制度,海洋捕捞总产量与2015年相比减少25%,增殖放流各类苗种近72亿单位。

  “美丽海湾”助力海洋旅游产业升级

  如今,随着天津渤海美丽海湾“颜值”的提升,当地海洋旅游产业的人气也与日俱增。

  秋日的一天中午,在中新天津生态城东堤公园海堤旁,一只海鸥在空中盘旋一阵后,突然猛地俯冲入海,旋即快速拍打翅膀腾空而起,尾羽拖着不断洒落的水滴,重回蓝天,飞向远方,此时,它的口中多了一条银白的鱼……这大自然壮丽的一幕,被前来看海的众多游客尽收眼底。

  “大海真是太壮美了。”来自陕西省西安市的白女士是第一次看到大海,“这里跟网上推介的一样,天蓝海碧,海鸥云集,的确非常值得来看。”

  东堤公园位于中新天津生态城东边界,设置有4个观海平台。随着渤海水质的持续改善和公园设施的日益完善,近年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打卡”。

  东堤公园只是中新生态城围绕海洋特色旅游产业作文章的一个节点。作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中新天津生态城正在以海为依托,利用自身36公里长的生活海岸线,着力打造“蓝绿交织、河海相连、动静结合、全域游乐”的滨海旅游城市风光。

  “相信人海和谐的良好环境将为滨海新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有效实现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转化。”国家海洋信息中心总工程师杨翼说,天津滨海新区区位优良,是北京、雄安新区的出海口、亲海地,国家海洋公园、国家海洋博物馆、国际邮轮母港、航母海上军事文化体验区、东疆湾沙滩景区等海洋旅游文化品牌相互融通,形成了全新的天津滨海新区旅游品牌,可大大提升当地的海洋生态旅游产业价值。

  “尽管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长期以来积累形成的深层次、结构性海洋生态环境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已有的治理成效尚不稳固。”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局长温武瑞说,下一步,全市将以美丽海湾保护与建设为统领,以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为核心,围绕“三个治污”要求,持续深入打好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重点在“一个强化、三个提升”上下功夫。

  一是在强化陆海协同治理上下功夫。继续深入实施入海河流“一河一策”治理,开展入海排污口“一口一策”分类整治,严格管控海水养殖、船舶、港口等涉海污染源排放。二是在提升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修复质量上下功夫,推进实施一批海岸带整治修复重大工程,加快近岸海域生态系统功能恢复,增强海洋生态系统碳汇能力。三是在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上下功夫,积极推进“美丽海湾”保护与建设,更加注重群众的亲海需求,努力打造更多的优质生态产品和亲海空间。四是在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上下功夫,以突出问题为导向,落实五个精准要求,加强海洋生态环境的整体保护、系统治理、精准施策和综合监管,持续推动环境质量改善。作者:郭文生 任效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