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新闻 > 正文 >

打造“六安治水模式” 建设生态宜居城市

2022-07-05 14:20来源: 中国环境新闻网编辑:雪儿
  六安市,地处安徽省西部,长江、淮河之间,大别山北麓。淮河一级支流新老淠河穿城而过,自然生态资源禀赋,是国家重要的调蓄洪生态功能保护区,也是“长江-巢湖”流域水系的重要源头之一,是安徽合肥、淮南及河南信阳等地重要的饮用水源地,承担着万亩良田的灌溉任务,在长江生态保护中区位意义重大。中心城区生态体系,新淠河总干渠全长35KM,串联了九大公园;淠河城区段26.8KM,打造国家水利风景区和国家水利公园;凤凰河公园城区段6.6KM,打造凤凰文化主题公园。安徽省委书记郑栅洁两次肯定六安市水环境治理新模式:“政府有为、市场有效,是对的,也是方向。”他强调,要充分发挥政府“当家”、城市智慧“水管家”机制作用,让人民享受更多的生态红利。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随着城市发展提速,六安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黑臭水体”成了“心头病”。六安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推进水环境系统治理工作,于2019年请来专业“水管家”,引入三峡集团所属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打造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六安模式”,建设海绵城市,推动长江大保护。推进城区供排水体制机制改革,谋划实施城市水管家,囊括城市供水、污水治理、中水回用、污泥处置、湿地净化等。污水治理从源头小区到末端河湖系统推进,涵盖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治理、水资源利用、水安全提升等方面,城区水环境质量稳步提高。2020年底,国家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六安市黑臭水体整治效果进行专项核查,抽查的10条黑臭水体均达到消除标准,合格率100%!
  理清脉络 构建城市水环境治理体系
  面对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六安市高点谋划、高位推动,实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环境保护行动。市城管局党组书记、局长赖红梅多次组织调研,探水系、寻脉络,谋划治水策略,要求巩固成效,拓展思路,立足长远做好“水”文章,聚焦难点建设宜居城。
  2019年8月,六安市政府与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签署合作框架协议,秉持流域统筹、系统治理的理念,探索实践厂网河一体、城乡统筹一体、供排水一体、建管一体的“四个一体、循环利用”治理模式,构建城市水环境“厂网河一体化”治理体系,由“分散治理”向“系统治理”转变,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以系统化思维为指引,采取综合治理措施,控源截污、生态修复,已完成13条城市黑臭水体的整治与岸线修复,新增城南节制闸库容3300万立方米。
  建设幸福水系,打造水美城市。“厂网河一体化”综合治理一期PPP项目总投资49.82亿元,包括5个存量项目、12个新建项目,围绕污水收集、污水处理、中水回用、污泥处置和生态修复提档升级,污水处理能力由18.5万吨/天提至41.5万吨/天,污泥处置能力由140吨/天提至280吨/天,新增中水生产能力5万吨/天。紧抓入河排污口治理完善工程,实施蒋家沟、均河、小高堰调蓄池工程、安丰明渠桥梁工程、排泥塘景观工程、管线迁移工程等。完成苏大堰生态河道、深度净化塘、导流明渠开挖,整治苏大堰周边水利。推进城区供排水一体化特许经营项目,大幅提升城区排水防涝能力,优化整合城区供水市场,完善污水收集系统,实现供水、排水、污水系统化运维管理,全面提升六安城市水环境质量,打造“长治久清”的未来。
  点穴施策 治理抓源头推进雨污分流
  紧盯黑臭水体整治目标,聚焦“黑臭在水里、根源在岸上、关键在排口、核心在管网”的症结关键点位,精准施策,挂图作战,出台《六安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六安市淠河水污染整治工作方案》等,建立健全城区水环境治理体系长效机制。
  巩固第一批小区(单位)雨污分流整治成效,完成第二批小区(单位)、街巷雨污混接整治,对大雁河、北郊支渠和苏大堰3条河道周边29个小区进行雨污混错接改造及雨污水管道修复。推动第三批小区(单位)街巷雨污混接整治工程,对4条大沟、站前排水区、蒋家沟、均河、小高堰、安丰明渠等汇水范围内的79个小区和14条街巷实施雨污分流改造。
  新建、改建d1000-d2000排水管道3156米,新建雨水箱涵360米,综合整治城区17处重点积水点。推进建成区雨污水管网检测及市政排水管网改造,累计完成雨污管道补充探测2424公里、雨污水管道检测1692公里。完成城区市政管网修复改造4.75公里、非开挖修复12公里、开挖修复10公里。完善市政排水管网修复改造,将城区分为8个污水汇水片区,对302个混错接点、7233处缺陷实施改造修复。
  打造示范 智慧“水管家”建设宜居城市
  作为首批签订“城市智慧水管家”协议的城市,六安市不断深化与长江环保集团合作,秉持“全域合作、共商共治、共建共享”的理念,按照政府有为、市场有效的指导思想,进一步厘清管理边界,建立政企互利共赢、共建水管家的工作机制,探索城市智慧“水管家”,搭建智慧平台架构,实现信息化管理模式。通过源头治理、管网修复、扩容增效、消黑治黑以及生态湿地等措施,对城市涉水项目开展全域系统治理,将六安打造成为沿江污水全收集、收集全处理、处理全达标的生产运营管理示范城市、“水管家”的标杆示范,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居环境改善。
  统筹供水-排水(再生利用)-河湖水全生态建管链条。“水管家”作为第三方承担城市涉水系统治理目标和管理责任,对城市供水、排水、管网、防洪排涝、河湖等涉水设施统一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和调度,全域统筹、科学规划、精准投入、系统治理和智慧赋能,配合地方建立监管资产与水价挂钩的定价调整机制。以市政管网为重点的城市智慧“水管家”,实现可持续、系统性、高质量综合治理,推动城市水环境治理实现良性循环,助力社会经济绿色低碳发展。
  以城市智慧“水管家”为抓手,探索城乡统筹水环境治理新模式,将小区雨污混接整治、市政雨污水管网检测与修复缺口项目统一纳入。持续推进厂网河一体化系统治理,推动供水体制改革,有效解决“建管分离”等诸多问题,优化整合城区供水市场,提升供水质量安全。深耕涉水项目全域系统治理,实现厂网河一体、供排涝一体、投建运一体。建立集控中心,实现“厂网河”“供排涝”集中调度、集中管理,优化原有供排水管理架构。厂站网一体联合调度,实现降本增效。在淠河中心城区段两端分别建设绿色示范项目,有效保障水安全、传承水文化,推进淠河左右岸、上下游协同治理,打造流域治理示范,促进水城融合绿色赶超发展。通过水资源循环利用、污泥资源化利用、清洁能源协同,打造科研示范基地,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碧波玉带环城绕,皋城百姓开颜笑。如今的六安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突破,生物多样性,分布有维管束植物298种,包括国家Ⅱ级保护植物野大豆、野菱和金荞麦等三种淠河珍稀野生植物;淠河分布鱼类30种,两栖类15种,爬行类26种(国家三有动物17种),鸟类129种(大部分为国家三有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东方白鹳和白枕鹤等三种为国家I级重点保护鸟类,白琵鹭、小天鹅、鸳鸯等14种国家II 级重点保护鸟类)。新老淠河水清岸绿、鱼聚鸟集,画在城中现,人在画中游,一座“水质永续、资源回收、能源自给、环境友好、适应灵活和智慧融合”的治水新概念城市正在孕育成型,逐渐焕发新的活力,为人水相亲、和谐共生的城市持续助力,打造宜居环境,提升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