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科技 > 正文 >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网络直播“金环”对话

2020-12-21 14:37来源: 中国环境报编辑:雪儿

  第五次“金环”对话会近日在江苏省生态环境厅举办,本次对话会主题是“变问题为议题”,并首次采用网络直播的形式,邀请了40多家企业、7家行业协会作为代表,在现场和生态环境部门面对面,直接交流互动。截至目前,网络直播的点击率已经超过60万。
  企业有所呼:地方行业标准更新后应给企业留足执行窗口期
  参会的企业纷纷表示,这次机会非常难得,带来的问题事前他们都经过了精心准备。江苏省纺织协会会长韩平会前还对纺织工业园区专门进行了相关调研。
  无论是此前发放的调查问卷,还是在现场的企业代表,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是地方行业标准提标和标准执行的窗口期。
  一位来自电子制造行业的企业工作人员说,目前污染治理及相关行业标准更新有点快,建议以后能够制定长期的方向,减少企业的投资。
  陶氏化学华东区政府事务总监郁芳说,新的标准出台以后,留给企业执行的时间窗口期不是很充足。新的标准往往要求企业去做一些技术改造以达到新的合规性要求,这些技术改造会涉及项目设计方案的敲定、设备的采购等,需要一定时间。未来希望新标准落地时能给企业更多执行的时间窗口期。
  中天钢铁集团董事局副主席、副总裁高一平建议,标准要相对稳定一些,尽量避免不合理的频繁调整。
  环境执法也是企业关注的一个问题。郁芳说,从今年3月复工以来,不仅是生态环境部门,还有其他部门的检查。未来能否有一些协同整合,把检查的频次降下来,让企业能够更加聚焦高质量发展。
  现场有所应:听取企业诉求,研讨标准合理性
  对企业关心的标准问题,江苏省生态环境厅法规科技标准处处长蒋澄宇回应说,针对反响较大、争议较多的标准问题,生态环境部门会及时组织相关企业召开座谈会,听取企业的诉求,进一步研究探讨标准排放限值的合理性,力争把标准做成符合当前环境管理要求和企业实际情况的好标准。标准实施日期要求在发布后预留6个月以上,给企业提标改造留出时间。标准的更新需要进行严格的评估程序,与制订新标准一样要充分听取企业意见,论证必要性和可行性,以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陈志鹏补充说,为什么国家和江苏环境标准要这么严?这是由国情和省情决定的。以江苏为例,以占1%的国土面积,承载着6%人口,贡献了超过10%的GDP,而这些GDP是以结构偏重的制造业实现的,单位面积污染负荷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倍-5倍。在这种省情下,要实现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产业结构调整又需要一个持续较长的过程,只有不断收严标准,这也是必然之举。但是在标准收严的过程中,也要改进做法,一方面地方新标准的出台要充分听取企业和行业协会的意见;另外一方面,新标准的执行要给企业留出一个合理的时间窗口期。
  对企业反映的执法频次问题,江苏省生态环境厅执法局局长崔恒武说,根据法律规定,生态环境行政执法机构必须履行执法监管职责,组织开展现场执法检查,及时发现、处理和整治环境问题,否则就是失责。执法检查通常分为日常执法检查和专项执法检查,都有具体的规则规范。现在也优先采取非现场、低介入执法检查方式。
  搭台交流:把问题变议题,推动问题解决
  自2018年10月10日举办首次“金环”对话会以来,这项机制建立两年多,“金环”对话会已经连续举办五次,激励引导金融资本进入生态环境领域成效显著。截至2019 年年底,江苏省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余额11622.1 亿元,同比增长26.2%;江苏省绿色债券共发行23 只,占全国绿色债券发行数的11.4%;绿色债券发行额221.04 亿元,占全国绿色债券发行额的7.56%。江苏省绿色产业上市公司共124 家,占全部上市公司的比重为28.9%,总市值约为1.2 万亿元,占省内全部上市公司总市值的30.8%。
  在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秦亚东看来,在生态环境领域,要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把发展中遇到的一个个问题摆到桌面变成议题,再从解决一个个议题入手,推动同类问题的彻底解决,求解最大公约数。变问题为议题,不仅是一个倡议,更是一种工作态度,也是一种工作方法,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变问题为议题,大家一起研究来如何解决。生态环境部门将强化“变问题为议题”的制度建设,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一个个列出来,进入动议和研究程序,举一反三制定任务清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事业进步。
  秦亚东说,变问题为议题,也是大家的共同任务,无论是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商会还是企业,都不能只是停留在互相埋怨的情绪当中,都要本着向前看,在更多的方面达成一致,变成行动,才能有效抓落实,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进步。“金环”对话会就是一个变问题为议题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出台了一系列绿色金融政策,帮助许多企业解决了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希望将来能够通过这个平台征集更多的问题,并和大家一起,共同把问题变为议题,推动一个个问题解决。作者:李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