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场馆 惊艳世界

2022-06-13 16:00来源: 环境经济编辑:遥城
  明月熠熠,冰莹铺展,夜晚的“冰立方”外表绚丽多姿,变幻的色彩折射出这座场馆十足的现代感。
  “冰立方”由北京2008年奥运会标志性场馆“水立方”变身而来。通过水冰转换的新技术,实现了国家游泳中心夏奥场馆到冬奥场馆的成功转变。
  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建设大型“水冰转换”场馆并无先例可循,从一开始的异想天开,到步步推进变为现实,水冰自由转换之间,凝结了设计者和建设者的多方智慧,体现了科技创新与建筑再利用的深度融合,也高度契合了绿色低碳可持续的理念。
  场馆建设是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重中之重。作为“双奥之城”,在“绿色办奥”理念加持下,此次北京冬奥会场馆建设走出狭隘的“地标式”建筑范畴,显得更加内敛和理性。
  北京赛区致力于2008年夏奥存量场馆资源再利用、考虑赛后向公众开放,张家口赛区优化升级现有滑雪场、配合新建场馆和基础设施改造,延庆赛区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实现场馆与生态环境融合共生……冬奥场馆里,处处藏着“绿色”基因,这既是“绿色办奥”理念的应有之义,也为赛后场馆多项目应用、多业态经营奠定了坚实基础。
  老场馆有了“新面孔”
  每逢奥运会等重大赛事盛会举办,场馆的规划建设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一批不惜重金建设的体育建筑群宏伟壮观,普遍成为城市新地标。然而,场馆赛时的风光无限,常常与赛后的闲置与用途寥寥形成鲜明对比,饱受人们诟病。
  如何让老场馆焕发新生机?
  在今年的北京冬奥会场馆中,出现了多个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老面孔”。国家体育场、国家体育馆、国家游泳中心、五棵松体育中心、首都体育馆等夏奥遗产,摇身一变,继续在冬奥会大放异彩。
  沿着北京中轴线向北,刚过北四环,就能看见坐落于奥林匹克公园的国家体育场。2月4日晚,在亿万观众的注视下,主火炬在这里被点燃,一场冰雪之约拉开帷幕。据了解,国家体育场“鸟巢”占地25.8万平方米,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开闭幕式场地,2022年依旧用作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幕式和闭幕式场地。
  在“鸟巢”西侧,与其相映衬的是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文章开头提到的“水立方”向“冰立方”的华丽转身,意味着这里春夏秋三季可开展水上运动,冬季可开展冰上运动。根据需要进行“水冰转换”的背后,是可转换结构体系以及可拆装制冰系统等技术的创新应用。这里也因此成为历史上第一个水上项目和冰上项目均可运行的“双奥”场馆。
  国家游泳中心实现夏冬转换的同时,也让场馆能够在赛事、大众活动、商业活动之间进行多场景切换。一方面,降低了设施建设过程资源能源的消耗,节约了设施投资成本,减少了碳排放;另一方面,场馆冰上与水上双重运动功能的设计建设,丰富了场馆的使用功能,为场馆后续的多元化使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值得一提的是,“水立方”探索出“水冰转换”改造方案和“冰水双轮驱动”运行方案,还摘得了2019年度国际奥委会“体育和可持续建筑”奖。
  顺着奥林匹克公园继续北行,在一片广袤的森林西侧,是此次冬奥会最引人瞩目的标志性场馆之一——被誉为“冰丝带”的国家速滑馆。在阳光的照耀下,馆外3360块曲面玻璃一起舞动,宛如冰晶的白色花纹流光溢彩,幻化成一条条冰晶剔透的丝带,如同速度滑冰运动员高速滑进时在冰面上留下的轨迹。
  国家速滑馆是使用2008年奥运会土地遗产的成功案例。场馆所在地使用了2008年奥运会的两个临时场馆——曲棍球场和射箭场的土地,也是唯一新建的冰上竞赛场馆。场馆承担速度滑冰项目的比赛,产生14块金牌,也是冬奥会产生金牌数量最多的单个场馆。比赛日里,多个国家的奥运健儿在这里轮番上演速度与激情,也让这片土地重新被利用起来。
  把目光从北四环转向西四环。坐落于长安街沿线五棵松桥边上的五棵松体育中心,由北京2008年奥运会篮球场馆变身而来,冬奥会期间将与国家体育馆一道,为冰球比赛提供场地。早在建设之初,五棵松就在场地下预埋了制冰管道,如今,这里仅需6小时就可以实现从篮球场到冰场间的场地转换。
  旁边的五棵松冰上运动中心,此次冬奥会期间则作为冰球训练用馆,今后可承办国际国内顶级冰上运动赛事。此外,地下通道还将冰上运动中心和体育馆之间串联起来,人们无需绕路即可穿梭于两个场馆之间,为今后共同承办赛事和活动提供了便利。
  大型体育赛事场馆的赛后利用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反复利用、综合利用、持久利用,能用就不改、能改就不建,最大限度利用现有场馆设施改造,是此次冬奥会场馆建设“绿色、节俭”要求的最好诠释。
  “北京2022年冬奥会最大程度使用了2008年的场馆遗产。”1月13日,国新办举行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绿色冬奥和可持续发展发布会,据北京冬奥组委规划建设部部长刘玉民介绍,北京2022冬奥会使用了6个2008年的奥运场馆,同时一些2008年时的土地、城市基础设施等也被再次利用。
  场馆的“水冰转换”“篮冰转换”,其再利用的亮点在于功能的拓展。刘玉民表示,对原有体育场馆的改造并不是简单的功能转换和重复使用,在建设过程中既保留了原有的使用功能,同时注入了新的冬季运动使用功能。
  北京“双奥场馆”也得到国际奥委会的点赞和认可。在2月9日举行的的北京冬奥会新闻发布会上,国际奥委会品牌和可持续发展总监玛丽·萨鲁瓦表示,这种场馆利用模式汇集了往届奥运会在可持续方面的优点,也为未来的奥运会和场馆长期运行提供了借鉴和方案。
  场馆达到绿色建筑星级标准
  买一张京张高铁的车票,踏上前往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的行程。高铁从八达岭长城脚下穿过,来到张家口古杨树场馆群的崇山峻岭间。在太子城东南侧的山林中,在层层叠叠的森林掩映下,国家越野滑雪中心的赛道向远处延伸。
  除了老场馆物尽其用,绿色办奥理念也体现在新建场馆中。尤其是普遍坐落在山区的雪上场馆,占地面积较大,既要传承自然山林理念,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扰动,又要充分考虑赛后利用需求。因此,雪上场馆建设的低碳绿色要求有着更加特殊的含义。其中,承担滑雪等多项重大雪上比赛的张家口赛区举足轻重。
  早在2015年筹备申奥时,国家越野滑雪中心所在区域就由于其浑然天成的“赛道感”,而被划入场馆选址方案。建设越野滑雪赛场绝非易事,赛道要求“三分之一上坡、三分之一起伏、三分之一下坡”,恰好国家越野滑雪中心所在位置地理条件得天独厚,随山就势便能自然而然地建设出满足比赛需求的赛道。
  国家越野滑雪中心体量很大,赛道总长13公里,总面积达120公顷,承担北京冬奥会越野滑雪和北欧两项的比赛,需要充分考虑、精心计划场馆的赛时需求与赛后利用。据国家越野滑雪中心基础设施负责人介绍,除了赛道、灯杆、技术楼、运动员通道以外,场馆中的观众取暖点、商品售卖点、运动员休息室、领队会议室等建筑都是临时设施,便于赛后拆除,避免建筑闲置产生浪费,建筑材料也能重复再利用。
  同样位于张家口赛区的国家跳台滑雪中心,规划和建设与国家越野滑雪中心有诸多相似之处。
  尽管山谷、落差与形状与竞赛需求高度契合,无需对山体进行太多切割——国家跳台滑雪中心跳台最大落差约142米,选址的山体落差正好140米,但这个场馆依旧是张家口赛区冬奥会场馆群建设中工程量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竞赛场馆。建成后,这里将成为我国首座符合国际标准的跳台滑雪场地,冬奥会期间承担了跳台滑雪、北欧两项比赛重任。
  国家跳台滑雪中心跳台剖面因与中国传统吉祥饰物“如意”的S形曲线高度契合,因而得名“雪如意”。这一名称充分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蕴含着浓浓的中国风。更神奇的是,运动员起跳时还可以看见中国长城。
  除了漂亮的外观设计,“雪如意”的硬件设施也得到众多好评。跳台滑雪被称为“勇敢者的游戏”,大跳台和标准台落差均超过百米,运动员落地时会造成极大的冲击。因此,着陆区的雪质、雪量及雪下垫层等要求极高,旨在对运动员有着更好的保护。
  “雪如意”的赛后利用也是一个亮点。在山下的看台区场地中央,藏着一个标准足球场。这里的人工草坪和减震层系统已通过国际足联指定实验室的数据测试,冬奥会结束后,这个足球场可满足专业足球比赛要求,还兼具开展演唱会、发布会等大型活动功能。
  张家口赛区的另外两个比赛场馆——云顶滑雪公园和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在选址和赛道设计时,同样与原有山形地貌基本贴合,不仅减少了对原有地形地貌的改变,也减少了土方量,节省了工期和资金。
  从这些场馆的建设来看,绿色建筑已成为冬奥场馆建设中最亮丽的名片。1月13日,北京冬奥组委发布了《可持续·向未来——北京冬奥会可持续发展报告(赛前)》,报告提出北京冬奥会新建冰上场馆和冬奥村按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新建雪上场馆按照《绿色雪上运动场馆评价标准》三星级要求进行设计和建设,现有场馆按照《既有建筑绿色改造评价标准》二星级要求进行改造。
  上述标准重点关注场馆设计和建设环节的节能、节水、节材等措施,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重点关注建筑全寿命期内的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适宜等性能。根据评审,国家速滑馆、五棵松冰上运动中心、北京冬奥村等新建6个室内场馆全部通过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认证,国家游泳中心、国家体育馆等3个改造场馆获得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认证。
  《绿色雪上运动场馆评价标准》是北京冬奥会首创。据了解,该标准是我国首个绿色雪上运动场馆评价标准,填补了国内、国际相关标准的空白,也将是北京冬奥会在规划建设领域中的一项重要的奥运遗产。
  作为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三个省市共同认可、共同遵守的区域地方标准,2019年1月1日起标准正式发布实施。该标准对雪上场馆建设明确了绿色可持续性要求,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北京冬奥会7个雪上运动场馆——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张家口赛区和首钢滑雪大跳台雪上场馆的设计建设均符合评价标准要求,并获得最高的三星级设计评价标识,树立了北京冬奥会雪上场馆绿色建设示范。
  为兑现场馆建设采用“绿色建筑标准”的承诺,延庆赛区对赛区开展生态本底调查,合理规划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和雪车雪橇中心等场馆设计,避让生态脆弱区域和敏感区域,满足生态环境指标要求;张家口赛区古杨树场馆群铺设微米级孔隙的砂基透水砖,建设融雪水利用设施,以非传统水源作为人工造雪用水,符合资源节约指标中对场馆人工造雪的要求;首钢滑雪大跳台在体育广场和观众区特别设置“氛围照明”系统,为观众带来特别的观赛体验,并将作为旅游景点和休闲健身活动场地服务公众,符合健康与人文的指标要求。
  “黑科技”助力场馆打硬仗
  独具匠心的场馆设计只是第一步,设施的高效低碳运转及可靠的技术创新支撑才是办好一届冬奥会更为关键的因素。换句话说,场馆设施要能“打硬仗”,经得起运动员和观众的“检阅”。
  在国家速滑馆,速度滑冰项目开赛以来屡破奥运纪录,在北京冬奥组委总体策划部部长李森看来,除了选手的发挥,场馆的冰面同样功不可没。
  “最快的冰”名不虚传。据了解,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技术等“黑科技”的保障下,“冰丝带”冰面的最大温差能够控制在0.5摄氏度以内,为高质量冰面打下了硬件基础。这是奥运史和世界上的首创。
  相比传统制冰剂,二氧化碳制冰剂技术对环境的影响会降到最低。“二氧化碳制冰技术能保证冰面温度和冰面质量的稳定,有利于运动员创造好成绩。刚开始建设时成本会稍微高一些,从长远来看,二氧化碳制冰技术可以实现热能回收利用,也会大大降低成本。”李森表示。
  1月24日下午,北京冬奥组委召开以制冰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据介绍,五棵松体育馆及训练馆、首都体育馆、国家速滑馆都使用了更环保、更绿色、更高效的二氧化碳制冰剂技术。尤其是国家速滑馆,是世界上第一座使用二氧化碳制冰剂制冰的速滑场馆。北京更是成为首个大规模使用当今最环保的二氧化碳制冰技术的冬奥会主办城市。
  国家速滑馆冰面面积达1.2万平方米,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接蒸发制冷系统后,全冰面模式下每年仅制冷部分就能节省200多万度电,相当于减少近3900辆汽车超过2.6万吨的二氧化碳年度排放量,约为种植超过120万棵树实现的碳减排量。
  同时,通过场馆的智能能源管理系统,在液态的二氧化碳蒸发吸热完成制冷和制冰的排热过程中,热量可以全部回收利用,用以解决运动员生活热水、融冰池融冰和冰面维护浇水等能源需求。长期来看,直冷制冰技术减少的能耗支出完全可以补偿前期增加的投资。
  据介绍,此前,二氧化碳跨临界直接蒸发制冷技术在冷链物流等日常生产生活领域应用较广,北京冬奥会场馆的应用为该制冰方案的大型化应用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节能环保不仅体现在冰面上,雪上赛道设施的可持续建设同样亮眼。
  一般来说,承接冬奥会雪上项目的场馆及赛道设施往往会在赛后进行相应地改造或拆除,以满足大众雪上运动、运动员训练、场地恢复等赛后多样化应用的需要。因此,冬奥会场馆及赛道设施在设计和建造阶段,不但要考虑如何充分保障赛时使用,还要考虑其在赛后的可持续性,创造积极的冬奥遗产。
  例如,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在赛道助滑道和着陆坡的设计建造方面,充分考虑了四季使用的需求,因此也成为我国首个可以举办全季跳台滑雪比赛的场馆;北京首钢滑雪大跳台中心基于现有剖面,完成了人工剖面可变赛道的突破性尝试,可以实现在世界杯及以上级别单板大跳台与空中技巧比赛使用的国际雪联认证剖面之间的转换。
  冬奥会场馆及赛道设施的设计和建造从大处着眼,在低碳绿色等方面的展示和应用极具代表性,与此同时,一些细分领域的新技术应用场景同样亮点纷呈。
  以场馆的清洁与废弃物管理工作为例。大型赛事必然产生海量废弃物,在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下,保持赛事环境清洁、妥善处理废弃物对人们健康至关重要。
  “清废”,主要是指场馆内的清扫保洁、废弃物管理和扫雪铲冰应急保障等三个方面。据刘玉民介绍,当前已建立了一整套适用于北京冬奥会的清废作业标准体系,将实行“三个赛区、一个标准”,并由一支自己组建培养起来的专业服务队伍来实施,赛时将实现“废弃物品类全覆盖”“管理过程全覆盖”和“场馆区域全覆盖”。
  为此,可口可乐中国为2022北京冬奥会所有场馆的清废团队设计了一套特别的“装备”——采用rPET材质(饮料瓶再生材质)的工作服装。这套服装外套面料取材于28个饮料瓶,具备良好的防水防污效果;保暖内胆填充的高效暖绒,其原料83%来自于回收材料。工作服在全方位防护场馆清废人员的同时,还让清废团队成为可持续理念传播大使。
  后奥运时代的场馆再利用
  在国际上流传着一种说法,奥运会是一次“7+17+20”的挑战。具体来说,奥运会需要长达7年的艰难筹备,但仅有17天的赛事交付,将来还面临着如何再为社会作出20年贡献的挑战。
  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成本高昂,全世界有目共睹。赛事场馆的建设成本高,场馆设施的运营费用更高。为千方百计降低运营费用、提高运行效益,北京作为全球首个“双奥之城”,从筹备之初就“未雨绸缪”。
  李森表示,新建的全部场馆在规划设计时就充分考虑了赛后利用问题,并且都制定了赛后利用计划。冬奥会后,大部分场馆只需进行简单转换就能进入赛后模式,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场馆赛后运营的实效性。
  2021年,一次名为“时代与地理决定性”的研讨会召开,多位参与冬奥会场馆建设的建筑师们齐聚一堂,共商场馆建设及赛后利用。当时,建筑师们不谋而合,纷纷为场馆绘制了赛中和赛后两套图纸。
  延庆赛区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设计了大众滑雪道,并将赛后的旅游观光、夏季运动项目纳入规划设计;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增加了游客体验入口,并依托赛道建设了特色酒店,以保证赛后运营收支平衡;连接三个区域的高铁系统还特别关照了滑板、自行车等运动器械上下车的问题……这些设计传递出一个重要信息:要让更多人通过冰雪运动而受益。
  据了解,不少“有形的”奥运遗产,其赛后运营模式在冬奥会前已开启。近两年来,先期建成的首钢滑雪大跳台、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和国家速滑馆,都已多次举办了比赛、演出和新闻发布等活动,取得了不错的综合效益。张家口赛区的云顶滑雪公园,通过对部分原有雪道进行改造,已于2018、2019、2020年分别举办了多项国际雪联世界杯赛事。
  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李森为场馆的赛后利用明确了方向。排在首位的就是继续申办举办高水平的国际赛事和国内赛事。李森表示,北京冬奥会的竞赛场馆都是世界一流的场馆,下一步,这些场馆要通过高水平赛事带动场馆的运营,也为冰雪运动的发展出力。
  让冬奥场馆持续发挥功能,助力“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除了竞技比赛外,场馆赛后应全面向社会公众开放。以国家速滑馆为例,结合赛后使用计划,场馆采用1.2万平方米的全冰面设计,在举办冰上比赛和各种冰上演出之余,外圈400米跑道内部还创新性建设了两块标准冰场,赛后可以同时容纳2000人上冰。
  在近日召开的北京“两会”上,冬奥场馆赛后可持续利用、冰雪运动等内容成为大家广泛讨论的话题。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体育大学党委书记曹卫东表示,普及冬季运动项目,是促进冬奥场馆使用的最有效途径。
  “冬奥会结束了,冬季运动不要结束,这是我们冬季运动的一个新开端。”曹卫东认为,冬奥会应该成为冬季运动蓬勃发展的新起点,北京作为冬奥会的举办地之一,要在这方面发挥带头作用。
  针对场馆赛后闲置等问题,应最大程度挖掘竞赛场馆的各种功能。冰雪运动属于冬季运动,受季节性影响比较大。对于冰上项目来说,室内冰场一年四季都可以造冰,便于举办大型赛事、文化休闲活动,也都可以向公众开放。
  但对于雪上场馆来说,延庆和张家口赛区只能在冬季开展项目体验和比赛。对此,北京冬奥组委从赛区整体出发,充分考虑了春、夏、秋三季运营的问题,利用赛区的人文历史和自然生态优势,探索建立户外运动项目,比如健身跑、越野跑、山地自行车、登山攀岩等,并加快发展区域特色旅游休闲、山地度假、户外运动等产业,实现场馆四季运营。
  李森以张家口赛区的云顶滑雪公园为例进行说明。“在张家口,春、夏、秋这三季,休闲度假、避暑旅游的人数其实远远高过了冬季滑雪的人数。”李森说。
  此外,还应广泛拓展开展其他活动的可能性。北京市政协委员,延庆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索轶军提到,场馆可以与文化旅游有机融合,有意识地将场馆作为文化符号、景点景区来打造。同时要注重发挥场馆的无形价值和社会效益,比如作为党建阵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为奥运精神、中国文化的展示窗口等。
  同时,索轶军建议,将场馆运行保障纳入城市公共服务保障体系,一体运行,统筹保障,可以大大降低场馆运维费用,同时大力推广使用节能节水新技术。还可运用智慧城市管理系统,减少场馆运维人员数量,降低人力成本开支。
  “场馆的赛后利用,不能孤立考虑某一个场馆运营,而是要融入地区发展,从整体上去谋划、推进。”李森认为,要实现场馆和地区联动发展。比如延庆赛区可将三张金名片——冬奥赛区、世园会和长城联动发展。以全域旅游为主导,大力发展特色体育、文化旅游产业。
  举办一场奥运盛会,除了竞技层面争金夺银带来的高光时刻,一批场馆等奥运遗产在后奥运时代的继续利用及冰雪运动的全面普及推广也同样可贵,也就能更好地让冬奥会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丁瑶瑶 孙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