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环保清风 > 正文 >

我家的孝亲氛围

2020-01-10 16:10来源: 中国环境报编辑:南筏

  我出生成长在华北平原的一个小村庄,最难忘怀的是家里的孝亲氛围。父辈对爷爷的孝敬是我记忆最深的。
  当时村里的生活的确艰苦,大部分时候吃的是用玉米面做的窝头或贴饼子。烙饼也是玉米面居多,但妈妈每次都会单独给爷爷做纯白面的,爷爷吃不完的,妈妈才会分给我们几个孩子,但也总会留一些,给爷爷下一顿热了再吃。很多时候,爷爷故意多剩一些,让我们都能尝到一口。
  有一次我问父亲,为什么我们家不像别人家那样,大家都吃一样的。父亲严肃地说:白面就那么多,不够全家吃,就只能这样。爷爷当年养活一家人不容易,现在年纪大了,作为子孙就要孝敬他。
  其实,爷爷是个很勤劳也很有原则的人。小时候,村里很多家庭没有金属锅盖,就用秸秆编“拍子”当锅盖用。冬季农闲时候,爷爷也会编些“拍子”拿到集市上去卖。爷爷编的“拍子”又快又好,一天半左右就能编一个,拿到集市上能卖七八块钱。
  因为质量好,爷爷编的“拍子”总是被本村人预定,爷爷一般只收五块钱,从来不多收,多年都没变过。我问为什么不拿到集市上多卖点钱,爷爷说,大家挣钱不容易,有的人家日子过得不好,也算是帮帮他们。有时候,有的人会多给一两块,但爷爷都会拒绝掉,说这是他的“规矩”。这大概就是我最早接触到的规矩概念,后来才理解这就是最基本的原则性。
  每年编“拍子”的时间会持续一个月左右,原来是父亲和爷爷俩人做,当我和哥哥长大了也帮一些忙。后来编“拍子”的时间越来越短,主要是没原材料秸秆了。父亲说,爷爷年纪大了,不能让他做得时间太长,但只要有原材料,爷爷就不会停下来,所以就只能少准备点了。
  小时候不是太理解,现在想来,父亲真的懂得孝顺,是那种淳朴的孝道。我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在孩童时就埋下了“做人要有原则”的种子,把“做子女的要懂得孝”当成了为人之道。
  如今,父亲已经过世,母亲的身体也不太硬朗。为了照顾母亲,弟弟辞去了在外地的工作,回老家边务农边照顾母亲。每年冬天,我会接母亲来北京过冬。
  我爱人很能体会孝道在我家的意义,每年都和我一起回老家接母亲。母亲喜欢吃鱼,我爱人会提前做好放在冰箱里。每天早晨上班前,还会把母亲早上、中午的饭准备好,母亲自己热一下就可以吃。晚上,还会烧好热水让母亲泡脚。
  这就是日常在我家里发生的事。现在儿子放假回来,也会替我们做一些事,这大概就是家风的传承吧。(陈金融)
  作者系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纪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