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榆林生态环保 > 正文 >

市生态环境局打好优化营商环境“组合拳”

2024-08-06 10:28来源: 榆林市生态环境局编辑:轩瑞雪
  截至目前,市级层面已完成建设项目环评审批 100余个,完成打捆审批项目 12 个;环评报告书审批时限由法定的 60 个工作日压缩为 30 个工作日,报告表由法定的30 个工作日压缩至 20 个工作日……这是榆林市生态环境局持续提升环评审批服务效能、优化营商环境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市生态环境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市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决策部署,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坚持监管与服务并重,围绕审批、执法及政务服务等关键环节,创新举措、主动服务,持续提升经济发展的“含金量”“含绿量”、降低“含碳量”“含污量”,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优化审批效能  服务绿色发展
  
  在提升环评审批服务效能方面,市生态环境局实施重点项目环评管理台账制度,通过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建立健全建设项目环评容缺受理、并联审批、即来即受理即公示即审查等绿色服务通道,最大限度缩短环评审批时限。同时,着力推进分区管控,积极运用“三线一单”分区管控成果,帮助指导园区、企业对照环境准入要求,优化项目选址、选线工作,提前规避风险。今年以来,生态环境部门累计对232个建设项目、10个规划矿区以及15个产业园区进行“三线一单”分析比对,对涉及生态红线的21个项目提供优化选址和另行选址建议。建立助企联络员制度,为建设单位提供“环评审批服务单”,载明项目环评审批层级、对接联系人、服务措施等,确保政策传达到位、责任落实到位,今年以来已服务327个市级重点项目取得环评批复。建立现场指导帮扶机制,今年还组织项目环评帮扶座谈会18次,同时对榆横高新区(榆横工业区)及靖边智能无人系统和通航产业园开展规划环评现场专项帮扶活动。
  
  优化监管方式  提升执法质效
  
  严格实施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制度。市生态环境局将139家企业纳入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并定期按照清单纳入条件管理,以非现场方式为主开展执法检查,实现对守法企业“无事不扰”;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对违法行为轻微且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在及时纠正的基础上免予行政处罚,今年共办理免罚案件6起,给予企业适度的容错改正空间;建成排污单位分级分类监管平台,平台按照评价指标体系把排污企业分为“红黄绿”三类,不同等级按照不同措施进行管理,目前确定绿码企业138家、黄码企业194家、红码企业73家。此外,还组织执法骨干开展生态环境执法“送法入企”监督帮扶活动,已指导帮扶21家企业排查环境违法风险点、规范治污设施运行,督促企业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助力企业走好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
  
  强化污染防治  改善环境质量
  
  优美的生态环境也是营商环境的重要一环。从2018年起,我市已连续7年开展铁腕治污攻坚行动,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联防联控联治,一体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今年上半年,榆林中心城区空气优良天数145天。全市16个国控断面水质达标率100%,优良比例达93.75%。黄河、无定河、佳芦河水质达到优,总体呈Ⅱ类水质,其中黄河碛塄断面达到Ⅰ类水质,18个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在100%。
  
  下一步,市生态环境局将持续深入落实深化“三个年”活动部署,不断提升审批效能,做好服务保障,优化环境监管,以更实的举措、更大的力度、更优的服务助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新闻推荐
  • 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