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丽中国 > 蓝天 > 正文 >

发展壮大,绿色生态让环境美起来

2019-01-21 15:04来源: 中国环境报编辑:雪儿

刚刚过去的201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以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为导向,坚持对症下药、精准发力,坚决守住生态环境底线,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顺利推进,生态环境质量得到较大改善,主要指标保持全国前列。

  这一年,广西精心制定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路线图和施工表,制定出台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及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三年攻坚方案等“1+4”系列文件,推动中央决策部署在广西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这一年,广西召开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大会,自治区党委、政府要求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勇气、攻城拔寨的拼劲,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坚定不移走具有广西特色的绿色发展道路。

  这一年,广西迎来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中央贺电提出,祖国南疆的生态安全屏障作用日益突出。

  “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湘南。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千百年来,山清水秀生态美,已成为广西名扬四海的“金字招牌”。2019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关键之年。新的一年,广西生态环境部门将不负嘱托,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让绿色发展“壮”起来,生态环境“美”起来。

  污染防治攻坚战初战告捷

  为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18年9月20日,广西提前一个月启动大气污染“百日攻坚”行动。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鹿心社,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主席陈武多次作出批示,要求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坚决完成国家下达的指标任务。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副主席严植婵先后到完成任务艰巨的6个市实地督导,研究应对措施。

  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实行“厅领导包市”制度,每个厅领导带督导组、技术组驻市蹲点跟踪指导,同时创新工作模式,逐步完善攻坚行动机制。建立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群、专家服务指导群和市长群等3个微信群,加快信息传递效率。攻坚队员在微信群里汇报交流,通过微信累计发布指令1000余条,收集反馈信息3000多条,形成了“督市长,闻鸡起舞;call局长,立即行动”的工作推进模式。

  攻坚行动期间,全区优良天数比率同比提高10.7个百分点,PM2.5浓度同比下降23.9%,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下降12.6%,确保了首次实现全区空气质量达标,攻坚行动取得明显成效,走出了一条具有广西特色的中西部后发展欠发达地区、民族自治地区污染防治攻坚路子。

  生态保护与修复大力开展

  2018年12月,第八届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年会在南宁市举办。蒙山县、凌云县、邕宁区获国家级第二批生态文明示范县市和第二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

  百色、崇左、南宁等市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试点全力推进。下拨资金5.26亿元,启动实施第一批35个项目,编制确定第二批41个项目清单;完成《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编制工作;会同自然资源厅、水利厅等五部门开展“绿盾2018”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共查处自然保护区违法违规问题552个。通过专项行动,关停企业29家,拆除建筑6.71万平方米,罚款133.41万元,责任追究17人。

  生态环境督察执法持续强化

  一批重点问题得以加速整改,一批环境风险隐患及时消除。对防城港宏源纸业有限公司、贵港市江南污水处理厂、玉林北流陶瓷工业园污水处理厂等一批违法企业进行曝光;对玉林、来宾、贺州等市开展省级环境保护督察,重点检查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2018年国务院大督察交办的环保类问题整改情况,督促地方党委、政府加快整改。截至2018年底,2016年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指出的37个问题已完成整改24项,其余各项正按时序要求整改落实。

  扎实开展“散乱污”企业清理整治,共排查发现4628家“散乱污”企业,已完成清理整治2003家。严厉打击非法跨省转移倾倒固体废物行为,高效运用“两法衔接”机制,会同司法机关妥善处置4起跨省非法转移倾倒废物事件,强化刑责治污的惩戒和警示作用。广西处置藤县“3·16”跨省非法倾倒危险废物案件的做法得到生态环境部通报表扬。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专项整治工作,2018年底,全区市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存在环境问题400个,已全部完成整治。积极运用《环境保护法》及其配套办法查办环境违法案件,全区共出动环境执法人员约5.6万多人(次),检查企业2.1万家(次),查处案件2698件。

  党建引领

  脱贫攻坚有序推进

  2018年2月,原广西环保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员教育馆”建成并对外开放,目前已接待20个单位共30个批次区直和市、县(区)单位共2500多名党员干部参观学习。

  党建工作向党员终端延伸的做法得到自治区直机关工委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党建培训班上作了书面交流发言。严植婵、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秀隆等自治区领导带队到教育馆参观调研,自治区政府办公厅、自治区人大环资委依托自治区生态环境厅教育场馆,组织党员开展专题学习教育活动。2018年12月,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带领30多位司局长和部分省厅领导参观,给予高度评价。

  为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工作,自治区生态环境厅选优配强工作力量,让资源向一线倾斜,让人员向一线聚集。2018年上半年,共挑选6名素质过硬、工作能力强的干部担任工作队员,12月份又派送4名原工作队员加强突击攻坚。全年厅领导13人(次)、处级干部70多人(次)、科以下党员干部160多人(次)深入定点村开展工作,全厅上下形成了真帮真扶的浓厚氛围。全年筹措资金达380.1万元支持四村扶贫项目建设。帮扶的六段村今年计划脱贫,原已脱贫摘帽的平孟村和罗运村,没有返贫现象。未列入今年脱贫计划的长乐村,到目前为止,贫困发生率已由28.3%下降至7.3%,成效明显。

  帮扶指导

  服务企业意识和本领不断增强

  广西环境承载力十分有限。这里既是维系珠江下游特别是粤港澳地区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又是全国岩溶分布面积最广和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国土空间格局,决定了广西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任务艰巨繁重,也面临越来越大的资源环境压力。

  2018年,广西生态环境厅积极主动服务,加强对企业环评、治理技术、提标改造的帮扶指导,一条扁担两头挑,一头挑着金山银山,一头挑着绿水青山。产业强、百姓富、生态美、人民群众幸福感高的绿色发展之路在广西越走越宽。

  2018年自治区统筹推进重大项目环评审批率已超过86%。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开展“减证便民”专项行动。完善对全区市、县两级审批部门和在广西从业环评中介机构工作质量考核的全覆盖,建立环评机构信用评价和“黑名单”制度,推动提高环评文件编制质量和速度。

  组织全区技术专家团队和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专家咨询委成员,先后开展10场“帮企减污”下基层系列活动,将环保科技服务送下基层政府、工业园区、重点流域和企业单位,开展一对一、点对点的专项技术指导服务,指导和帮助基层企业实现“减污增效”,实现企业增收与减少污染双赢。全区累计有70多家技术机构、300多名专家参加服务活动,1400多家企业、3500多名基层技术人员从中受益。

  为不断提升政务服务便捷化、智能化水平,广西积极推进生态环境大数据、大平台、大系统建设,有效整合监测、执法、环评、应急等业务系统,环境信息“一张图”初见成效。56个依申请办理事项中有42个事项实现“只用跑一次”,14个事项实现“一次不用跑”。2018年,广西环保举报管理平台共接到群众举报2.01万件,到期办结率达到100%。为执法人员配备执法终端设备,将移动执法系统与自动监控系统平台深度融合,做到精准执法、精细化管理。全区通过移动执法系统进行执法2.18万次,出动人数达5.61万人(次),使用系统完成各种记录2.45万条,上传现场取证照片2.75万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