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新闻 > 生态创建 > 正文 >

跨“门槛”接“地气” 国家公园近在眼前

2024-03-06 09:19来源: 中国环境报编辑:轩瑞雪

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巡护员在给同学们讲解红外相机的使用方法。

       当中国国家公园宣传大使周深,用清透婉转的嗓音唱出“最精华自然遗产 中国国家公园”时,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莽莽山林和三江源国家公园的皑皑雪山随镜头缓缓呈现,大美中国有了更生动具体的画面。

       杜勇每次听到这首中国国家公园主题曲——《最珍贵的你》时,一种激动和自豪的感情都会油然而生。不久前,国家林草局印发《国家公园宣传教育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作为大熊猫国家公园绵阳管理分局的党组副书记和副局长,他第一时间仔细研读了相关内容。在他看来,“好的宣传教育品牌,对于提升国家公园影响力和公众生态保护意识具有重要意义。人们一听、一看,脑海中就能立刻浮现出画面。”

       同样关注到《管理办法》的还有永续全球环境研究所(GEI)彭奎博士,他认为:“让国民在国家公园接受自然教育、提升人们保护意识的同时,更能陶冶情操,激发公众强烈的国家自豪感,从而支持国家公园的保护和建设。《管理办法》从国家层面将国家公园宣传教育以标准和法规的方式确定下来,这对各国家公园管理机构提出了明确要求,也是实现国家公园全民共享目标的重要内容。”

       提升国家公园影响力和公众生态保护意识

       你知道国家公园吗?你了解国家公园吗?对于很多公众而言,国家公园似乎很遥远。不同于著名景点的家喻户晓和进入的“无门槛”,具有国家代表性、全民公益性的国家公园因范围之广、生态保护之重要,让公众在了解和进入时有了一定“门槛”。

       如何跨过这道“槛”,真正实现国家公园的全民共享,在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的同时,让更多人走进它并了解它,这是杜勇在工作中一直思考的问题。

       2022年,我国政府提出要建设全球最大的国家公园体系。将千年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华智慧写在华夏的壮美山河间。“我们对国家公园实行了最严格的生态保护管理制度,更需要将国家公园内不为公众所熟知的生态资源、生态保护成果通过宣传教育展示出来,让更多人了解国家公园,认识自然、敬畏自然,从而引导全民共同保护自然生态资源。”杜勇表示:“在这个过程中,宣传教育意义重大。”

       实际上,国家公园体制建设要坚持全民共享,而实现全民共享,需要着眼于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开展自然环境教育,为公众提供亲近自然、体验自然、了解自然以及作为国民福利的游憩机会。

       “这些目标的实现本就是国家公园建设的主要任务。特别是自然教育,它是探索全民共享机制的重点,而宣传教育的内涵则更广泛。”在彭奎看来,《管理办法》的适时推出有其必要性。

       宣传教育的主体是国家公园管理机构,其对象则是每一个社会公众。作为国家公园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它与国家公园总体规划、加大生态保护力度等内容不同,旨在将国家公园特定信息传递给公众,提高公众对国家公园的认知素养和生态保护意识,为推动国家公园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加强“活地图”“土专家”的培训,让绿水青山守护者讲述国家公园故事

       一曲《最珍贵的你》,周深唱出了国家公园的大与美,无数人“融化”在这场山河壮阔、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视听盛宴中。

       2023年年底,B站推出的纪录片《我们的国家公园》,从雪域高原到碧水丹霞,从白山黑水到南海之滨,带领观众走进分布在中国不同地区的国家公园,讲述大熊猫、东北虎、红白鼯鼠、杓兰等多种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故事。

       近年来,一些突出国家公园特色、宣传国家公园保护故事的视听佳作频出。《管理办法》中也指出,国家公园管理机构应当探索制作能够突出国家公园特色的影视作品或宣传片,并鼓励在国内外各类媒体、交通系统、商业场所等进行投放。

       与视听影视类宣传教育类产品的普及性、破圈性和“高大上”不同,国家公园的“在地宣传”则更“接地气”——依托国家公园自然教育、科普宣教和生态体验等场所与设施,让公众走进来,切身感受、体验并聆听专家和志愿者提供的宣传教育课程。

       为提升教育教学活动的专业性,让公众更好了解和认知国家公园,“我们应加强与县区及市级宣传、教育、文旅部门的合作交流。整合汇集各领域专业人才,在拓展渠道、教育模式和文创产品等方面集思广益,补齐宣传教育人才稀缺的短板。”杜勇对《管理办法》中提及的组建统一的国家公园宣传教育专家团队,加强宣传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开发深有体会。

       建立生态导赏员制度、加强巡护员队伍建设,如今,各国家公园正在吸纳更多周边社区村民加入保护与宣传。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东宁区域的女子巡护队、大熊猫国家公园绵阳片区的生态导赏员、武夷山国家公园的自然教育专家等,渐渐走进公众视野,将国家公园的故事以更生动形象的方式传播得更远。

       “最了解国家公园的,是奋斗在基层一线的巡护员,他们本身就是最好的国家公园宣传员,这些‘活地图’‘土专家’最缺的是有效的宣传教育方式和技能。”针对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杜勇表示:“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本土人才的宣传教育培训,落实宣传教育激励机制,真正做到让绿水青山守护者讲述国家公园故事。”

       公益性并不孤立,品牌化、精品化更能吸引公众用“脚”投票

       彭奎曾为《三江源国家公园环境教育管理办法(试行)》提供修改建议。在他看来,国家公园所开展的自然教育、环境教育和宣传教育,与外界开展的活动相比特征更明显。“国家公园的宣传教育在我国自然保护地的宣传教育中要起到标杆作用、发挥引领效果,主要指其产品体系、设施标准、服务体系等要达到较高的水准,且整体上是为公众提供公益性服务。”

       提到公益性,《管理办法》还明确,国家公园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志愿服务机制,组建国家公园宣传教育服务志愿者队伍,开展国家公园宣传教育志愿服务活动,培育国家公园宣传教育志愿服务品牌。

       实际上,志愿服务活动既能培养一支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有生力量,还能吸引诸多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专业人才,为国家公园建设出谋划策,进一步吸引更多公众加入,在游憩中达到接受自然教育的目的。

       但公益性并不是孤立的,要吸引公众用“脚”投票,独具特色的宣传教育品牌和精品有亮点的自然教育路线更易胜出。在《管理办法》中,无论是志愿服务还是宣传教育,都强调了“品牌”和“特色”。比如,要结合自身特色,积极创建国家公园宣传教育品牌。打造社区特色宣传品牌。统一组织设置园内与入口社区宣传教育步道及配套宣传教育媒介,打造精品线路等。

       早在2019年,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审批通过了第一个自然体验特许经营权项目——由昂赛乡牧民合作社作为主体来实施的自然体验项目——“大猫谷”。引导当地牧民开展科学保护,为公众提供优质的自然体验产品。

       结合大熊猫国家公园的特点,杜勇认为:“擦亮‘中国野生大熊猫第一市’这块金字招牌,就要充分发挥绵阳片区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民俗文化资源优势,打造一批涵盖自然教育、创新融合、旅游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保护性研究基地和旅游黄金线路。”

       彭奎表示:“目前,我们的国家公园基本修建了标准较高的大型科普场馆,配备了高科技的科普教育设备,帮助人们在进入国家公园之前了解国家公园的基本情况。但目前自然教育和游憩体验的线路体系、标识系统、科普营地和应急系统等的建设还相对缺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宣传教育的实施效果。此外,活跃的宣传教育专家团队、稳定的志愿服务队伍、丰富的特色活动等软性服务也需尽快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