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环保人物 > 正文 >

缅怀胡福明先生,做一个有情怀有担当的生态环保人

2023-01-04 15:11来源: 中国环境APP编辑:雪儿
  惊悉胡福明先生今晨去世,震惊之余深感惋惜。
  初识胡福明先生,是在2021年8月4日央视播出的《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数风流人物》栏目,题为《胡福明:实践出真知》的报道吸引了我的关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对于中国历史的重要意义,我早就知道。但在观看这个节目之前,并不知道刊登在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的这篇文章,最早出自当时的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胡福明,署名是本报特约评论员。
  中国环境报十几年来一直重视在全国组织培养本报特约评论员队伍,一直鼓励更多的专家学者在报纸发声。而在报道中了解了胡福明当时的身份和本报特约评论员的署名后,我倍感兴奋,觉得为大家找到了可以遵循的楷模。
  后来,我又查阅了胡福明先生的资料,以及他创作这一重要文章的故事,从中受到了很大启发,在工作上也有很大帮助。从那以后,在面对各类科研院所专业人员、高校师生,包括基层生态环保领域同志时,特别是在讲授生态环保宣传和舆论重要性的课程时,我经常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有人会说,我学的不是新闻、中文专业,我是学生态的、学环境的、学经济的、学法律的……为什么我要给报纸写文章?”
  而答案之中,胡福明先生就是最好最有分量的例子。这篇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虽然后期有《光明日报》和中央党校同志共同修改,但这篇具有历史意义的文章的主要作者胡福明并不是新闻专业工作人员。
  作为行业媒体,无论是记者还是编辑,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当前的重点、热点和焦点问题都有所了解和把握。但对于更深层次领域的问题,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包括基层生态环境工作人员,都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因此,借助像中国环境报这样的专业媒体,及时发表行业深层次的问题和建议,有利于推动我国生态环保事业更好发展。
  近年来,我们与专家学者携手,在一些重要的社会关注度较高的问题上进行了很好的合作,打赢了多起舆论战。在专家和学者的有力支撑下,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已逐渐在全社会形成共识。
  推动生态环保工作更好发展,需要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需要更多的答疑释惑,需要提出更多科学的建议和办法。现在,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已经认识到宣传工作的重要性,积极为中国环境报这样的专业媒体供稿。希望更多的专业人士能够增加主动意识,学会用好媒体语言,共同为美丽中国建设建言献策。
  胡福明先生在2011年接受《光明日报》采访时说:“文中的观点并不是我的首创,每个高校的哲学教师都懂。只是由我在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把它写了出来。”
  其实,有些专业人士懂的,地方党委政府等管理人员并不一定懂。把它写出来,借助中国环境报和中国环境APP这样的平台发表出来,才能让更多的人看到、懂得,影响更多人的言行,甚至改变一个地方的历史和命运。
  2020年1月《光明日报》再次采访胡福明先生,文章的标题是《胡福明:做一个有情怀有担当的知识分子》。今天,胡福明先生离开了我们,让我们一起缅怀他、学习他,做一个有情怀、有担当的生态环保人。 作者:中环报记者刘蔚